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07章 讨债宝典(2/3)

那样做。文字工作以前做过,很简单。现在复杂多了。就交给凌会计做。他很信赖凌会计。他提出想法,凌会计写好交上去。口头交流是东干事来做。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好。几个段子都是反复说的,没问题,经过多次检验,不会犯错,可以通过就拿来使用。凌会计干实事,说话不太注意技巧。文字功夫了得。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董旭柱始终是局外人,进不了核心圈子。他也苦恼,董旭柱每每对夫人说起这事,就不免伤感。这也是他的致命伤。公事拿到家里给夫人讲,首先就是不明智的,失策了。然后发埋怨,他妻子本来就对东干事一伙不满,因她出生阶级不同,看不起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讨厌农村。这样,她从骨子里不认为自己是农民,对东干事更是看不起。因为东干事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切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为村里考虑,出了村,就不管了。这样的人,没有宽广的胸怀,睚眦必报,让她很不爽。她也在董旭柱面前出点馊主意,让董旭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听东干事的,东干事当然也在防着他,又要利用他,所以不能得罪他,而且要拉拢他,尽量促进团结,让村里不分裂,不闹内部矛盾,多点团结就少点分裂,少点麻烦,和睦相处。天天解决麻烦,哪里有时间搞发展?这是东干事最担心的问题。加上董旭柱所在的组很不好管,就让董旭柱来管。有事就汇报,没事就不来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董旭柱停下摩托车,从上面下来,看到东干事在门口坐着看报纸,他不喜欢看报纸,费眼睛,看电视就行了。电视节目播放过了好几天,报纸才登出来,新闻都变成旧闻了,他不喜欢,于是看看电视就行,今天看报纸,只是觉得墙角堆了一大堆报纸,有些碍眼,拿来看看,锻炼锻炼一下眼睛,看哪些字儿看得清楚,哪些字儿看不清楚。看报也要动脑筋。再说,报上写的内容,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重要的资料没有登报。如果做研究,从报纸上获得的资料很有限。以后报社编辑部会不会关闭尚不得知。

到坡上做事,不算什么,做了一辈子的活儿,人家做啥,跟着学就是了。这些田地,不是他想种的,是他妻子要种的,他妻子的胳膊不太好,做起农活儿来比较费劲儿,他心疼他老婆,只好接过活儿就做,好在除了他年纪大一些之外,手脚都还比较好使,种点田地、养几头猪,不在话下,都还应付得过来。看起来这种生活就是他想要的。真正去城里生活,还真不习惯。主要是活动空间太小,让人感到窒息,或者行动受到限制。东干事是喜欢自由的。思想自由,嘴上还是非常谨慎。有些人喜欢说闲话。这个让他受不了。因为很多话都不是他说的。他被泼上脏水,讨厌得很。从小都是这样的环境,他没办法改变。在言谈方面只有小心谨慎才行,才会平安无事。

“东干事,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董旭柱说。

“说吧。”东干事说,他放下报纸,指了指椅子,董旭柱很聪明,赶紧坐下来,东干事的妻子,立马给他沏茶,他接了茶,一边喝茶,一边向东干事汇报“是这样的,我刚才到了上官那里,他今天拆线,从卫生室拿了一些药,在家慢慢喝,再过一个星期,就彻底好了。问他,他说‘院长’让他看了用药清单,算了帐,他在清单上签了字,但没结账。”

“不是说了,不让他买单吗?”东干事插话道。

“是的,我对他说了,他也没有买单的意思。在上官那里弄清情况后,我又去见了‘院长’,他给我看了清单,清单上的药费贵,我让他写了发票,上面的药费是打折后的,我就拿着这票据去找鲍绍。谁知道鲍绍跟他老婆骑摩托车出去了。没有见到他本人,也就没办法说。”董旭柱说。

“啥?不对吧?他不是离婚了吗?哪里有老婆?还有,可以打电话说。”东干事感到很奇怪,立马追问道。

“是的,他是离了婚,可是,现在离婚后还在一起的,不少啊。离婚不离家,况且他马上又有事,需要把平时赶情送礼的,趁孩子上学,办个学酒,尽量收回来平时的投资。这个你懂得。”董旭柱说。

“嗯,这么说才像话,符合常理。”东干事说。

“是啊,他不在店里,你怎么办?你觉得打电话怎么样?发微信也行。”东干事喝了一口茶后,问他。

“我对鲍绍的女儿鲍娜说了,让她告诉她爸,回来后跟我联系。”董旭柱说。

“都行,这事要抓紧,你再回去,看看鲍绍回来没?如果回来,你就告诉他,我估计小孩子靠不住,她天天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像这种情况,她的心思就没有放在人情往来上。这事你一定要小心,不要忘了,耽误了正事,要知道,那个谁还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你办事,我是放心的。抓紧去办。办好了就不操心了。”东干事说。

“对,上官不是省油的灯,非常会算计。你要当心,他要是不起诉,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矛盾激化,就说不定了,你又不可能天天跟着他,他的开车的朋友多,另外,黑道上,也有一些人。不能得罪。鲍绍那里也是如此,大概让他把钱出到位就行了,他出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