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7章 白坪松树(2/3)


大家陆陆续续赶到了蒋门神家,蒋门神家的椅子还比较多,这在山里人家那里,不是问题,山上的树多得是,只要人勤快,家里不愁没有椅子坐。木材多种多样,就是喜欢木材,也不容易拉走,山高坡陡,如果伐木,风险极大。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树木长得茂盛,这是常识。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保持了原始的状态,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

这里的村落的二十几户的代表都到了,在蒋门神家集中,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等那些远处的人来,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关怀,不能让没人关注的农户有饮水困难。

大家到齐后,开始开会,蒋门神讲得多,方方面面都讲到了,让多哥十分汗颜,要知道,蒋门神说的,和多哥、尹贤仁、柯南说了几年的内容差不多,生活的磨砺让蒋门神变得越来越聪明,他是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人,难怪能当上村干事呢,敢情上面的精神,他能领会,并且贯彻执行,非常到位,让更多的人能够明白上面的会议内容,和高度概括的会议精神,将书面语和官方的语言变成通俗易懂的话,尽量让更多的人能够明白。

这就是村干事的本事了,如果达不到,趁早不要在协调处混,哪怕在村一级的自治组织,不是协调处部门的,也不要抱着混的思想。

然后,蒋门神让多哥讲话,多哥几乎没什么话可讲,最后想了半天,想到还是要说说技术要求,因为没有技术员参加群众代表会,他又是以水利工程师自诩,当然是专家,他讲的话,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口音有点不习惯,季柯南听了觉得困难,他都觉得困难,更不用说在紧张的情况下,话都说不清,更不用谈其他。村民对话都说不清的,没有好感,只不过冲着带钱来了的优势,可以弥补一下短处或者不足。

群众自然相信,有人出钱,这是好事,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位,协调处也经常表态,说要做一些项目,但是能够落实的很少,久而久之,协调处的公信力就降低了,同样,跟着受牵连的就是村干事了,他是上传下达的,上面的精神要领悟,才好向群众宣传。宣传到位了,还要仔细想一想,怎样才能贯彻执行,说来说去,就是钱的问题了。

大家一边听开会的内容,一边喝茶、嗑瓜子,看起来开会很不严肃,但是,开会不严肃不代表他们没听进去,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柯南要是村民中的一个,也会有怀疑,谁也不会傻到把钱拿出来给别人用,一般都是留给子孙后代,不会奉献给社会的。

会议开完,柯南突然觉得自己没说什么话,只是记了笔记,多哥赶紧拍照,算是开了群众会,可以向办公室做个交代。没有照片,也没有视频,就要想办法留存证据,免得被负责人批评。不仅批评,还要降低工资薪酬福利,那就麻烦了,名声重要,如果不图名声,还不如放弃。没有好的名声,捐赠人的心就凉透,再想投资,就不可能了。因为,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吃一堑长一智,尽量别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

散会后,柯南和多哥要回去,蒋门神说“我送送你们。”

多哥让他回去,不必客气,他不肯,还是坚持要送,柯南就说“干事简直太热情了,让人感动。”

“干事挺忙的,里里外外都要忙碌,让人钦佩。”多哥说,多哥拍了拍蒋门神的肩膀说“不如这样吧,你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反正嫂子不在家,也懒得做。”

“好吧。我去。”蒋门神巴不得有人说这话。

他正好借坡下驴,平安着陆,很快,他们都到了村委会,尹贤仁已经做好了饭,正等着他们回来吃,尹贤仁见了他们,说“咦,怎么少了一个?”

“你说的是覃烽吧,他回去了。家里有点事。”蒋门神说。

“他家是干什么的?”尹贤仁问。

“炒茶的,家里有个茶厂。”蒋门神说。

“哦,现在就开始炒茶了吗?”尹贤仁继续追问。

“没有,现在正是给茶移栽种植的时候,还要做一些茶园的田间管理,上肥,清沟,都可以做,等到清明前后,就没时间做这些了,要花大量的时候采茶和制茶,季节不饶人,那些茶叶一天一个样,变化快得很。没时间来清沟施肥了。”蒋门神说,看来他非常熟悉农村的情况。

尹贤仁做的饭还行,蒋门神也不讲究,就在那里吃了。

吃完饭,柯南洗碗,蒋门神离开,到镇医院去看他老婆了。估计接回了老婆,他还得给她做饭吃。

洗了碗,柯南开始看书,中午没有休息的习惯,他就开始看书,弥补这几天没有的章节。看了书之后,柯南才感到满足,没有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只有书才能给柯南带来慰藉,让他感到满足。

书的好处自不必说,要看书,是非常难的事,因为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大多数都在花时间干无聊透顶的事,比如说上网浏览各种各样各色的资讯,或者看电视节目,那些肥皂剧,一放就放几百集的那种,没完没了,看得人头大,到最后还是看不明白,看了后头的忘了前头的,再就是娱乐节目,看人家嘻嘻哈哈,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