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4章铜墙铁壁(2/2)

了一遍,然后叹息道:“各位,这大人指挥作战出神入化,我义勇军不但训练有素,各部将士更是奋勇杀敌,居然有人还在造谣。

谣言止于智者,慢慢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有的人面露不信,毕竟大西军一举突破曲水防线兵临城下。

杨麟颇为气恼,突然眼前一亮,长叹道:“钱御史所言不错,恐为小人所趁,造谣生非啊。

曲水一战,我军虽胜,但张定国出其不意,绕道三十余里直捣我府城,在战略上我们没有达到将流寇阻挡数日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只能算平分秋色啊。

流寇并非都是草莽之人,论起带兵打仗,奇谋诡计,张献忠、张定国诸人都是当世佼佼者,现在大西军集中全力来攻,其间凶险远非过去所比?”

杨麟过去自信满满,现在居然说出如此丧气话,众人面面相觑,良久钱邦芑摇头道:“大人,敌情险恶,我等远不如大人,只要能守住顺庆府城,大人有什么要求,只管吩咐。”

杨麟笑道:“我义勇军共有骑兵1营,步兵8营,水军1营,现在强敌环视,真正能够集中的不过骑兵1营,步兵6营,水军1营而已,满打满算,不到六千余人而已。

即便加上从各地增援的民团,加上临时编练的民团,全军上下不过一万两千余人,但真正能战之士不过这六千人马,其他的最多能够摇旗呐喊,作为疑兵,能够守守城,进行后方补给而已。

而张定国这次统率的有三万之众,敌强我弱,如此我们需要用计,方可力保顺庆城不失啊。”

钱邦芑眉头紧锁,苦笑道:“大人,用计需防止慎密,大人现在公开说出来,大概不好吧?”

杨麟笑道:“不妨,我这计策光明正大,与其他的计策不同。

自从鞑子侵入北京以来,南京诸公一直主张联虏灭寇,而我的计策就是联寇灭虏,就是告诉张定国现在国破家亡,鞑虏占领其家乡,不要再在四川称王称霸了,现在要与朝廷联合起来,共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众人大惊,钱邦芑声音颤抖道:“大,大人,这,这不是公开与朝廷唱对台戏吗?虽然鞑虏一路追击李自成,占领武昌,虽然左良玉以什么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但我大明水师强大,鞑虏要想顺流而下直捣南京也颇为艰难啊。

而在江北,有江北四镇,有内阁首辅史可法老先生据守,鞑虏要想沿着京杭大运河直捣南京,也是不可能的。(现在蛮清已经占领南京,但因为消息阻塞,大家不知道罢了)

如此形势,大人怎么能够与朝廷唱反调呢?”

杨麟呵呵笑道:“各位大人,大家都知道我一向主张联寇灭虏,现在敌情紧急,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阻扰我向张献忠,向流寇宣扬这种主张,只是希望大家配合配合而已,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我杨麟做事,艺人做事一人当。”

大家对视一眼,义勇军兵强马壮,帐下众将只听杨麟号令,可以说自成体系。

朝廷追究?现在大明风雨飘摇,朝廷又有什么实力追究.

想到这里,钱邦芑长叹道:“大人,自古以来唇亡齿寒,朝廷诸公施行联虏灭寇本来不妥,既然你这样说,罢了罢了,只要能够守住顺庆府城,到时候我等定会为大人分辨,定会与大人同进退。”

看到钱邦芑尚且如此,众人纷纷表态,完全应允。

看大家如此,杨麟也显得意气风发,为了安慰众人,向大家分析,大西军兵强马壮,若集中全力来攻,敌强我弱,旷日持久当然可攻下顺庆府城。

但其结果会怎么样?大西军实力大损,而川陕总督樊一蘅率领云贵大军现在已进入川南,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也已经控制重庆,那样正可趁势袭击其后,如此张献忠必败无疑。

如此只要挫败张定国,到时候必然退兵,如此顺庆府城定然安然无恙。

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暗骂杨麟实在太过于奸诈了,但不敢发作。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