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开物质传送项目,国际哗然!(2/3)

投入不知道。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启重大的项目,吸引诸多世界顶尖人才加入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原本的m国,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吸引了全世界各领域的人才,才能够让各领域的科技,持续保持顶尖地位。

现在的会议就是两项重大决策,一向是开启重大项目吸引人才,宇宙飞船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也非常有代表性。

另一项就是拓展最新科技领域的业务,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后者能够让经济加快腾飞速度。

比如,太空飞船制造出口。

这是迟迟没有做出决策的领域,因为太空飞船制造牵扯到反重力技术,还牵扯到好多的压缩材料,以及电子、及时信息传输等技术。

虽然很多相关的技术,国外机构也是拥有的,但他們掌握的技术还是落后的。

太空飞船的制造出口牵扯到上下,有大量的产业链,开放相关领域的出口,就可以制造很多的太空飞船,真正商业化运营以后,足以提供几十、几百万的高薪岗位,还不包括工作底层人员的工作岗位。

同时,商业化运行才能高速发展。

当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后,就可以加快太空探索的速度,争取能够让人类早日的迈出地球。

高层会议最终下定了决心,批准了赵奕的项目申请,并同意把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公开,让国际机构参与其中。

同时,还决定开放太空飞船的出口业务,只是后续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也就是出口的产品技术不能太高端。

这是在限制奕星,也是在限制航天局、航空集团,能做到制造太空飞船出口的就只有这三个机构和公司。

——

高层审批项目直接通过,并没有出赵奕的预料,同时,批准了太空飞船相关的出口,就是奕星的意外之喜了。

奕星等待的就是这个决定,只要能对外出口功能性的太空飞船,奕星科技就能够真正实现‘正盈利’,而不是依靠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售卖汽车,来补足研发、太空探索相关的支出。

在有了明确的消息以后,奕星内部也开始考虑上市问题了。

奕星是国内掌控最高股份的企业,但运营上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为太空探索需要大量的投入,奕星一直都在考虑上市问题,只要能上市就可以快速拥有大量的资金,就能够加速相关领域的发展。

现在就是个好机会,有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后,奕星科技就可以以售卖功能性飞船为主要业务,来实现可以预见未来经营的正收益。

这就像是航天领域的by公司。

by公司是以售卖大飞机为主要业务的,而奕星则是以售卖飞船为主要业务,相比飞机来说,飞船的需求短时间肯定比不上,但飞船的售价非常高昂。

一艘中型的飞船的售价和利润,就可以顶得上百艘大飞机。

奕星内部对于上市的观点是统一的,就是把奕星拆分为奕星科技和奕星无限动力,分别进行上市操作。

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进行上市太简单了,因为持续性的高收益,公司的发展限制主要还是资金问题,上市收拢资金扩大规模,就能有快速的发展。

奕星科技则是需要自主发展,希望未来能实现正收益,但毫无疑问的是,奕星科技以飞船为主要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广阔、可能性更多一些。

对于奕星的发展问题,赵奕就交给其他人来思考了,他要做的只是接到报告、仔细的看一下,然后进行签字、审核、确定。

仅此而已。

因为赵奕清楚自己是学者、科学家,而不是金融人士、不是专业的企业高管、ceo,类似的决策必须要专业的人去评估,去认真研究以后做出决定。

相对于公司上市的问题,他就纯粹是外行人士了。

所以他还是一心做研究、做项目。

高层会议做出决定的一周后,上级联合z波组以及理论组,一起对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准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公布。

在三天以前,舆论上就有相关的消息,说神秘的z波组将会就最新的研究,对外召开新闻发布会。

z波实验组,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非常神秘的,多数就只是听过名字,知道是最前沿、最保密的研究组。

现在听到说z波组将会公开最新的研究,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的注意力,国际上也有大量的媒体来采访,准备第一时间把消息报道出去。

很快。

新闻发布会在大型会议中心召开,前来的国内外记者有超过三百人,还有很多进不来的都在外面等待消息。

正中央舞台位置,坐着的是五个人,包括赵奕、阮文烨、张祁灿,以及高层领导和科技处的刘部长。

这次赵奕坐在了核心位置,旁边就是高层领导和张祁灿,刘部长和阮文烨分列两侧。

从座位的次序上,就能看出重要和关键性了。

赵奕、高层领导,哪一个坐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