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黑洞锻压(2/2)

在衰变,估计会在12~13分钟左右,衰变成为2中子体。

看着检测结果,他嘴角微微上扬:“果然如此,尼伯龙人的飞船材料,应该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其他人也是一脸兴奋,计算材料学在现阶段已经出现了明显不足,主要是以原子分子为基础的材料,已经被新人类发掘到接近极限。

如果不寻找新的基础,材料学将进入瓶颈期,而材料学对于其他应用科学的影响非常巨大,新人类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计算材料学。

而现在他们终于走出了原子—分子的界限,迈入了中子简并态材料的大门。

万事开头难,之前马知力等人在研究中子简并态材料,无论怎么做,中子就不结合在一起。

显然中子之间的结合能,超过了原子核结合能,需要利用微型黑洞强行锻压,才可以制造出中子简并态材料。

“社长,一个小时的实验,一共制造了0.0026毫克中子简并态物质。”李群一边走过来一边汇报着。

黄明哲对于这个数量早有预料,中子简并态材料的生产,现在只是初窥门径。

和其他人讨论了大半天,又陆陆续续进行了几十次实验。

从实验结果来看,能级2.63这个临界点上,可以产生目前最大中子简并态材料——64中子体(64)。

对此黄明哲当机立断,决定成立中子简并态物质性质实验室、中子简并态材料生产工艺实验室、中子简并态材料应用实验室。

这三个实验室,将分别从生产工艺、物理性质、实际应用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中子简并态物质。

月球大型粒子对撞机一建造完成,就给新人类的材料和物理学带来一次巨大突破,或许这将在不久的将来,掀起一场新科技革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