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个广告(2/3)

媒介,把民众的思想和想法都改变了,民众确实希望看到和知道外面更多的东西。

宋晴天接着说:“现在国家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是鼓励民众多挣钱,做广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是说是顺应国家的潮流啊。”

方振坤心里想:“这个姑娘真是精明,拿改革开放顺应国家潮流来说事儿,我要是替你做广告,是能促进你的经济发展吧,这如意算盘打的,不亏是做生意的材料。”

宋晴天继续说:“如果电台可以做广告,仅仅是对民众有利,更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甚至对电台有利。”

方振坤一愣,“我没有听懂你的意思。”

“是这样的,如果电台替我们做了广告,我会出一部分的广告费,这样对于电台的创收有利吧?电台是国家政府职能机构,如果有了创收,就能替国家省去一部分对电台的资金投入,这样不是对国家有利了?如果做了广告,对于商品的流通可是气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选择商品有了更大更多的空间,做生意的也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生意人就能有信心为改革开放做出更大的努力,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款,这不是对民众和社会有利吗?”

方振坤听完这番话,突然站了起来,摆着手让宋晴天来到他的办公桌前。

“你方才说的这些话很好,你的观点对我刚刚写的东西很有帮助,你来看看我写的稿子。”

前不久,上级部门让地方广播电台发挥更大的优势,把政府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政令更准确的推行到民众的心中,帮助民众走向康水平,就让地方广播电台的台长们都做一份报告,提出自己的观点。

方振坤本来写了两天自己的想法,一直觉得怎么写都不好,可是听到宋晴天这么一说,顿时就觉得宋晴天是观点才是他最想表达的东西。

宋晴天看完方振坤的稿子,笑着说:“台长经验丰富,写的也很好,我本该没有什么想法的。”

这话说的,我就是有想法,怕你不高兴,不敢说。

方振坤说:“你尽管说就行了。”

宋晴天说:“我个人觉得是,多听听民众的想法,电台替国家传播了党的声音,党也想知道民众的反馈,所以我觉得电台可以多去采访民众的声音,电台都是传播的国家政策,也需要听听民众的声音。这样的沟通和交流,也许能给政府部门作出一些判断来,对于政府的一些政策政令的推行有积极的作用。”

方振坤一拍手,“好好好,说的好。”

“方台长不觉得我胡说八道就行了,我也是随便说的。”

“宋晴天,你这话对我启发很大。”

“那方台长,我说的广告的事情。”

宋晴天觉得方振坤同意了自己的观点,这广告的事情就差不多可以成了。

方振坤说:“你说的在县城电台做广告的事情,我也做不了主儿,一是电台的播放时长有规定,广告加不进去,二是电台从来从来没有做过,这是违反规定的。”

宋晴天笑着说:“改革开放就是需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电台如果可以做广告,那也是改革创新,何况还有我方才说的各种益处。台长你要是做不了主,你可以把种创新的想法提交到上级部门,让上级部门裁决,只要上级部门同意,就不会违反规定了,电台广播台每天时长就可以调整。”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呢?正好可以完成我上级布置的任务。”

方振坤心中高兴,广播电台以后真的要是可以做广告,不仅仅有上面宋晴天说的各种好处,重点是上级同意之后,他的这种思路会得到上级的赏识,对他的人生和事业都有一定的帮助。

宋晴天的说辞,有百利而无一害,方振坤觉得上级肯定会同意改革电台的,

果然,方振坤提交这个意见之后,上级在第三天就同意了,并表扬了他。

宋晴天知道肯定是这样的结果,这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要步伐,中央台都能做广告了,地方广播电台怎么就不能做广告了?

只是需要像方振坤这样的人,提出一个引子来。

龙池白酒成了金平城广播电台历史上第一个广告。

从这天起,金平县城的各个乡镇的村民发现,广播里面播放了一种叫龙池白酒的酒,这是冀州省的产品,和老白个口味相差无几,包装好看,适合各种宴请。

县广播电台一直播放的都是国家信息,在村民心中,广播电台就是代表国家和政府,国家政府推荐的白酒,肯定是好酒。

于是,龙池白酒不仅仅渗透到每一个村民的思想中,甚至真的成了高大上的一种白酒。

国家推荐的酒,喝了才有面儿。

龙池白酒顿时成了金平县城的一个响当当的白酒品牌。

可是,很多村民去供销社问起龙池白酒的时候,县里所有的供销社都说没有这种酒。

就连之前宋西风留在三川镇的那一批龙池白酒也被高丰源退了回来。

宋晴天就不理解了。

高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