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95 大结局(3/5)

谢郎中指点。”能补养,翠浅就可能炖了给李观吃。

送走老郎中,翠浅令小厮去给李观抓了调养的药材。

江若宁回到书肆,坐在书房细细地绘慕容琅与容王的容貌,纸上的人渐次清晰起来,最难捕捉的是人的神态,也是人的五官轮廓,绘一次不成就绘两次、三次,直至天亮,她才绘了一张相对满意的,只是瞧着有中性化,绘出一股英姿飒爽之气就不容易。

盘子到外头进货,添补上好卖的书籍,添纸笔墨砚等物和江若宁要的颜料。

江若宁为了练人物画,又绘了几幅观音像、佛陀像挂出来,因人物逼真,一幅标价二十两银子,有人瞧着好也请上一幅回去。

“切记,莫提这几幅神像是我绘的,只说是我朋友送到店里请我帮忙转手的。”

盘子应了。

挂出来第二日,便有赵员外家请了一幅平安观音像去。后,又有一家大户人家要挂佛堂,请了幅佛陀神像去。挂在店里问的人居多,因价格太高,多是不愿买的,盘子就照江若宁说的话夸赞一番“外头几十文的观音像也好,我们店的用的是最好的颜料,光这颜料就得不少钱,还有这纸,也是最好的,瞧这画工技巧,多细腻,连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柳叶儿都能瞧出脉络来,这可是外头没有的……”

盘子夸赞的话,连碟子也都学会了,时不时夸得更离谱,但也是事实。卖出去一幅去,他们就能得赏钱,这是江若宁许诺过的,十两银子的画,以后卖一幅就抽五分的赏例,十两银子可不就是五百纹,差不多当他们兄弟半个月的月例。

十月十六,金公子如约来到铺子。

江若宁听说她来取画,与碟子抬着裱好的画出来,“前儿新裱的,还没干透。这幅〈凤歌公主采药图〉还满意吧?”

金公子定定地看着图上的美人,眉眼似笑非笑,神色飞扬,右手握着药锄,左手拿着山参,就似正在采药,突地被人叫了一声,那蓦然打头的微笑,给人一种惊艳之感。

凤歌最后被世人记住的,就是她在京城行医,这采药与医者行医原就是相通的。

金公子问道:“凤歌公主就是这种容貌没错?”

江若宁道:“没错!你若不信,可先请李大人身边的十六嫂子瞧。”

“不了,不了,本公子且信你一回。这是五十两黄金。”

江若宁收金子,将画交给金公子。

十月十八,正值沐休日,书院休课,衙门沐休。

一大早,钱塘府衙后宅大门前就有陆陆续续的人前来拜访,多是年轻学子,也有江南的年轻官员,同窗、同袍、同届就跟约好似的来了。

众人一番寒喧,就齐齐恭祝李观生辰。

李观面带苦笑,“有甚好恭喜的,又老一岁。”

董公子揖手道:“在下祝李知府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是在下献上的字画,李知府,这画可有些神奇。”

李观摆了摆手,“若是太贵重的,本官可不会收,就打开瞧瞧。”

众人启开之后,竟是一幅神像图,还是“财禄观音图”。

有官员道:“捧着聚宝盆的观音?观音何时变财神了,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有讥讽董公子,这世人皆知,观音原就是保平安的。

董公子得意地道:“各位听说过赵员外家的观音图吧?这幅画便有异曲同工之妙,聚宝盆的元宝闪光,这是要发财;头上的官帽变紫,则是升官。怎么样,没听说吧?听说这作画人与凤歌公主有些渊源哦……”

所有人哑然,个个想道:凤歌公主的画,只得皇家才有,富有离奇的色彩,会迁移的鹰,会变化的人。

李观道:“董公子这礼物太过贵重,恕在下不能收,既是如此奇画,董公子不妨在家供养。”

金公子待众人一一献了寿礼,轮到他时,“我这幅画,李仁兄可千万不能拒绝,来人,将画打开!”

翠浅与十六立在李观的两侧,翠浅时不时招呼着服侍茶点的丫头蓄茶、奉果点等。

画徐徐而开,最先看到的是一片绿草叶子还有湖色绣着忍冬花的绣鞋、裙摆,缓缓而上,翠浅面露茫然:怎的瞧着如此熟悉!看到了握着药锄的手与一棵上等的野山参,山参的下面还有须,再往上看到了女子的下颌,当她整张脸出现在画卷时,李观倏的一下就弹跳起来了。

十六惊呼:“是凤歌公主!大人,是公主!是公主……”

翠浅早已失常,几步奔到画前,细细地看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眉眼,“后面是翠薇宫,我看到了小马、小邓、蓝凝……呜呜……大人,是公主回来了!公主真的回来了!”

翠薇宫里,有捧着拂尘大殿门前的小马,又有正往外走,神色匆匆的小邓,穿过大殿,能依稀看到蓝凝的剪影,虽人物很小,只两寸来长,但这细腻的绘法,又精准地绘出每个人的背影神态,普天之下唯有江若宁。

李观一把抓住金公子的手:“你这画从哪儿来的?从哪里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