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问话(2/3)

起了思绪。秋若风一下子又陷入了悲寂之中,似乎身周的秋风也一瞬间变得萧索,了无生气。树欲静,风不止,人心浮沉。

剑无双已感受到秋若风的悲伤,一时间却又不知该如何劝慰,只好说道“师兄忙碌了一宿,也该稍作休息。今天是最后一天,各派掌门、修真前辈就算是压轴也该来到了,到时恐怕少不了师兄前去支应,师弟就不打扰了。”

秋若风点点头,没说什么。见剑无双背影渐远,秋若风突然道“师弟!”

闻言,剑无双前行的身子陡然一顿,未等他转过身子,便听得身又传来秋若风的声音“好好珍重”。之后便再无一言一语,任他等了片刻仍无回应。“师兄,珍重!”剑无双并没转过头,而是大步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刻他已知道,秋若风的悲伤乃是源自剑心的离去。也是直到此刻他才知道秋若风如何变了,他变得重情,更有人情味,终不再是那个霸道张扬的师兄了。

看着剑无双离去的身影,秋若风的目光随之渐行渐远,眼神也慢慢模糊,思绪随着飘向了远方。自五派大比之后,“少年英杰”“修真天才”的名号便已伴清风而去,天剑派的名声也因他一落千丈。

他心里恨呐,可那又如何?所谓“天意弄人”,人生不如意者本就十之八九。

可对他而言,这天意未免太作弄人。短短时间内,他不仅“身败名裂”,而且亲手放弃了苦苦追求的“爱人”,师妹反叛、师弟惨死,一切都好似梦幻一般,却又如此地真切。真切到他已不知该如何感受悲伤,只觉得一股悲凉浸润心底,忽上忽下,却是空落落的。

在历经了种种磨难之下,他知道他胜利了,艺高人胆大也好,侥幸也罢,他能站在此处便是证明。可他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悦,哪怕是他已修为大进,他仍然感受不到丝毫的兴奋。宛如黑夜里苦苦追寻灯塔的人,在历经舟车劳顿、饥困潦倒地走近后,却发现那不过只是一团萤火。他该愤怒,还是悔恨?

秋若风从不后悔自己做过的事情,哪怕它是错的。那么他就只剩下了愤怒,无边的愤怒。“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那个蜀山弟子,他的出现搅乱了一切。”心思一闪,秋若风一腔的怒火好像突然找到了的出口,眼神之中竟散发出一股诡异地光芒,甚至全身都不由簌簌作抖。接着不停地大口呼气,片刻后才恢复如初,脸上已浮现出冷冷的笑容。

却说王易自后山逃离之后,一路马不停蹄,没有丝毫地犹豫。直到赶回天剑派分配的“临时洞府”后,才稍稍放下心来。

回想刚刚发生的一幕,王易也不由得暗自心惊。刚刚看似无碍,实则凶险异常。他虽与秋若风只交手一招,但那却是他蓄势一击,而秋若风则是仓促抵挡。即使如此,仍被秋若风轻易挡住,若非他当机立断,恐怕此时早已被秋若风拖住,到那时他无疑会被团团围住,成为众矢之的。然这却怪不得王易大意,他曾与秋若风交过手,自不免有陷入印象之中的定势,哪想到秋若风亦是今非昔比,修为也达到了寻仙之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事又给王易上了一课。

远处熹微的晨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远而至,徐徐照射至洞口,如此真实。王易知道一晚上地忙碌已尘埃落定,新的一天开始了。

四季交替,日月运行,天地万物,莫不有其规律。并非忙碌就会有收获,虽经过一晚上的探查,王易并未得到太多有用的消息。若说毫无所获倒有些夸张,可事实上却也相差不多,只不过将他心中的疑惑一一印证了而已。从后山山洞残留的气息来看,传言并非虚谈,洛雪真的已遁入魔道,只是现在不知她是生是死,踪迹如何。

他现在只祈求洛雪能安然无恙,哪怕就算是堕入魔道也无妨,只要她不曾仙去,就算是踏遍碧落黄泉,他也绝对会找到她的踪影。这般想着,王易不由攥紧了拳头。

从洞口望去,洞外已是人影攒动,渐渐热闹起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哪怕是这寂寥的秋日,清晨的时光仍然是难能可贵的天赐之物。而这些修行数载抑或数十载的修者自然不会放过。

王易本不欲再去人前走动,以免徒生事端。但想来若是如此,又不免招人怀疑。毕竟如此修真盛会,谁会甘心错过?他若闭门不出,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众人皆醉我独醒”一言说的好听,但若到真有那么一个人来到身边的话,世人却往往是厌恶唾弃的。

正当王易犹疑不定之时,洞口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无名兄,立身否?”自从踏入修真之途后,修者已极少高枕而眠,甚至和衣而卧者亦是极少,往往打坐调息一坐便是一夜,所以这才有“立身”的说法。

王易知道来者正是君莫问,这才跳下石床,朝洞外走去。虽然仅仅是临时洞府,但天剑派似乎极力想举办好此次除魔大会。所以洞内布置虽稍显简单,但每个洞府都设置了禁制,配合每个修者独有的手法,若非主人自愿,外人很难窥伺别人的秘密。所以君莫问自然不知道王易洞内的情况,这才开口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