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三章 拆分(2/2)

以新科的体量,正应该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业,因为这些事业是整个社会都离不开的东西,所以新科反而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新科在这些基础产业中积累足够的资源,拆分也并不能让它失去力量。

正相反,拆分后的新科就像是流入大地的江河一般,失去了会被攻击的整体,但却渗入地下、流入湖海,再也没有人能够将其战胜。

化整为零的新科将可以极大缓和中国的外部压力,同时让美国失去了打击的目标,重新为中国赢得战略机遇期。在产业链中更深的隐藏自己,再大力提高基础研发和制造的投入,将高成本低回报长周期作为投资的标准,这样的企业不论在什么时代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说人话,胡文海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太过于强调对抗,却忽略了共赢。

这个共赢不仅仅只是对国内企业的扶持和合作,其实对于外资也并没有必要严防死守。拆分的企业拿出一部分来,接收外资投入或者上市发行,并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

拆分甚至可以是出售新科的一部分业务和股票,以此投入基础研发和产业生态建设。

拆分后的新科将更能发挥它的用处,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拆分调整过投资方向之后,深耕基础领域的新科,在未来也很难再成为新的恶龙。

其实没有必要对外资严防死守,新科不仅应该和欧洲企业合作共赢,甚至应该与美国企业共同发展。从国外采购产品并不丢人,相反与世界充分的进行交流,对中国才是最好的。

总有人抨击任正非热脸贴冷屁股,不逼到墙角就不敢翻脸。

然而胡文海在经过这十年对新科的经营,却感觉到他这么做的道理。

做生意就是要有来有往,有备份方案是必须的,但全产业链都吞进自己的肚子里,这在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想卖给别人东西,首先你得让别人在你这里也能赚到钱。

中国虽大,但世界更大。做生意只要能赚钱,热脸贴冷屁股又如何?只要不撕破脸,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华为世界第一的市场规模,正是这种经营哲学的脚注。

胡文海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思考是否正确,这样操作是否可行,未来的新科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虽然想的头头是道,但究竟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只能说是“如履薄冰”。

但不论如何,他觉得自己应该去试一试。

如今的新科已经很难驾驭,等到它完全失控,不知道它会在这世界上制造多少悲剧,这是胡文海绝对不想看到的事情。

至于说其他的资本会不会生产罪恶,单凭胡文海自己恐怕是绝无法解决这个难题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