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再见两女(2/4)
国氏新主国书,在担任三军统帅的同时,自领中军将。
高无丕担任上军将。(中军将地位最高,其下是上军将、下军将,这三个各有三个辅佐,被称为上中下军佐。)
公孙夏、公孙挥领下军将佐。
至于实力最强的田书,却是被国书放在了身边,作为中军佐。
这个职位正在国书的眼皮子底下,田书纵然年长,但是,因为自身职位不如国书,是以,被压制的死死的。
此战却是惨不忍睹。
齐**队在胜了一场之后,第二天被人分割包围,十万齐君,只剩下败兵数千人,狼狈窜逃回国。
至于军中将领,自国书以下无一幸免。
田书战死当场,国书、高无丕这个罪魁祸首,则是投降了吴国。
此战,即为艾陵之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称之为虏齐国、高以归。
田白对于这里面的详情,了解的并不多,他只是隐约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田氏被称为阴谋家的原因。
只是,这一份的阴谋的“代价”,未免实在是太重了。
在田氏族人本就稀少的时候,田氏竟然舍得拿出了仅剩的一个祥瑞,拿出了能够凑足了数万人军吏的族人,一股脑丢在了艾陵战场上,田氏的这一份阴谋,也实在是太阴了一些。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怕是还是因为一个人物的出场。
根据儒家弟子的记述,子贡因为劝阻齐国攻鲁,齐人不听,当即指着田氏的鼻子说田氏必将衰亡,然后怒而前往吴国。
吴人一战荡平齐国,但是,这时候,吴人又不走了,于是子贡再次出马,游说吴王攻晋。
吴人攻晋到黄河边,然后在大河边上与晋国结盟。
然后吴国要鲁国贡献“百牢”贡品,这是属于天子专有的。
子贡大怒,再次出马,说的吴王自愧不如,于是撤销这个决定。
子贡有感吴王不仁义,于是前往越国,游说越王攻吴。
吴王战败,自尽而亡。
于是在儒门的记载上,就有了子贡游说无敌,三年游说四国,四次改变列国命运,更是致使一国灭亡。
正是因为这个记载,使得儒门弟子,无不以此举为榜样,以至于,有了狂士的做法。
当然,这件事的真伪,无从与考证。
从吴国与鲁国开始接触,也就是百牢的这一次,到越国灭吴,前后跨时整整十六年。
这可不是儒门记载的三年。
吴国攻齐之后,是回去修整,隔年之后,才北上与晋国结盟,这是其二。
而其三,则是,越人不是一战定吴国,而是前后持续近五年时间,并且是在楚国不停的进攻吴国,报灭国之仇的前提下。
当然,得益于孔夫子刀削春秋的春秋笔法,这样的记载,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对我不好者,轻则删除,重则抹黑,乃是惯常操作了。
比如二十四史二十五书,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所在。
现在人提及唐朝,总说脏唐。
但是,脏唐的来源,起点的历史作者,没有一人会告诉你们。
(而今的某点,已经是不污蔑汉家传统,就不会火的境地了。
某大神提及某清,各种吹捧,一旦提及了汉家朝堂,就没有合心意者。
偏生这大神,现实之中,还能身居高位。)
比如这脏唐的来源,却是因为一本史书。
只要是对二十四史稍微有点涉猎,就知道唐史有两本。
五代编纂的那一本唐史,里面尽是污蔑之事,甚至,若是与某家有仇,更是直接更改人家的事迹,甚至连籍贯都给你改了。
正因为这样,宋朝有感与唐史太过荒谬,于是编撰新唐史。
正因为这样,就有了脏唐的说法。
实则脏唐,脏(旧)唐书的意思。
……
田盘很是着急。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个大麻烦。
田白轻笑,让自己父亲稍安勿躁:
“阿翁稍待!”
他举起酒爵敬了父亲一杯。
“国内我们虽然占据了有利地位,但是,国高不除,必然会为祸我等,这一次若是能够借着鲍氏攻鲁的事情,将彼等引出来,倒也算是解决了一桩隐患。”
田乞自从去岁入冬以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田氏终于做大的原因,心病尽去的他,却是一撅不起了。
他年事已高,虽然身体素来硬朗,但是,终究是已经年近百岁了。
冬天的寒流席卷胶东,田乞大病了一场,现在整个人都消瘦的很是明显了。
就这,还是因为扁鹊先生随着田野,来到了齐国,他亲自出手,给田乞调理之后的结果。
若不然的话,怕是,整个冬天田乞都要卧床了。
田野定在年后大婚,就在田白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当咖啡遇到例外
开局签到混沌重瞳
13路末班车
近身狂医
倾城王妃与君戏
官路多娇
狂后,乖乖让朕宠
从洪荒开始升级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