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8章 镇国大将军(2/3)

紫金殿上那么一站,身姿威武神勇,玉面冷静严肃,双目如炬灼灼。

他身上罩着一层金光,一步一步往紫金殿内走去,风卷起他的衣袍,烈烈作响,把那些先前害过他的人,心都吹的跟着一乱。

要说这位战神大将军,失踪十余年,为何今日突然又出现了?这话得从头说起……”

说书先生卖了个棺子,下面的听众竖直了耳朵,伸长了脖子等着他往下说。

关于于渊的传说,从年少时,就在京城里盛行,人人都知道侯府里有这么一位小少年,文武双全。

人未成年,先已成名。

传说,当时皇后还想把自己的女儿乐阳公主嫁于他。

只是于家一直未松口,这事也就一直被搁置,倒是引起京城里其他人家的竞争。

到他成年,更是青出于蓝,成了北盛的镇国大将军,还被破格封成了忠勇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父亲。

京城的老百姓谈起他,哪怕是七旬老翁都是一脸迷恋和爱戴的。

可惜十年前,他突然就不见了,而且各方传说,这位人人称幕的将军,已经死了。

只是死的版本各不相同而已。

有人说他是战死沙场,因为朝廷不想毁了他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更不想增长敌国的威风,所以才不对外公开。

也有人说,他是被人暗害了。

更有人说,他是从年少打杀,有些厌倦那样的生活,趁着人生巅峰,悬崖勒马,自己归隐了。

可无论是哪种说法,老百姓都不是十分相信。

茶楼街巷里,也时不时的会有关于他的话题。

只是随着岁月的加长,这种话题越来越少,只有一些念旧的老人,偶尔还会想起那位传说中的少年将军,还会想到那个为国守僵的镇国大将军。

而这一切,在这一天,整个颠覆了。

整个京城,全是于渊的话题。

上到八旬老翁,下到三岁孩童,皆伸长的脖子往茶馆里探听。

实在听不到的,就坐在茶馆门口,等着从里面听过的人出来,好听他们说上一两句,也算是过了瘾。

只是那些好不容易在茶馆里占了座的人,听上一天也不会乏味,又怎会轻易出来?

“先生,这么说,镇国大将军以前真是被人害死的?”

“对呀,他那么厉害,怎么会被人害到?”

“我不相信大将军是被人害的,肯定是他自己想退隐休息,现在看陛下需要又出来了,不然他的大将军印为何还在?”

“对对对,要是被别人害死,那当时也应该发丧,应该收回大将军印的。”

“……”

老百姓对于大将军的敬仰,已经不允许他是被人害了,宁愿相信他是自己归隐。

但也有知道些内幕的,悄悄在下面议论:“也不好说呀,当年镇国大将军兵权在说,做人又耿直,难免会有人看他不顺眼。”

这话立刻受到新一轮的疑问:“看他不顺眼又怎样,大将军那么厉害,又怎会怕他们?”

“明着当然是不怕,可有些人专搞阴谋诡计,背后捅刀子。咱们大将军那么正直的人,又岂会处处都防得住?”

这个说法还是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

但终究是怎样,谁也不知道,于是又把目光转到了说书人的身上。

说书先生看茶盆里的银角子铜板装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把手里的茶喝了,拿起桌上的折扇一拍,开始新的讲解。

“要说将军,为何隐世十年,又重新京城,得从十年前的一场酒宴说起……”

京城是整个北盛最热闹的地方,而北盛朝在十几年前,也是最繁盛的时候。

这里高官贵人齐聚,商贾艺人交错,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走南闯北的人。

这些人里,多的是卧虎藏龙的能人,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安然无恙。

能在北盛京城好好活下去的,本来就是一项十分了得的技能。

所以关于于渊当年的事,还是有人听说,或是知道一些。

何况于渊回来以后,有意把当年的事掀起来,自然也是做了准备的。

所以不过一天时间,关于他当年中西域之毒的事,已经是人人皆知了。

于府里午宴时间还未过,就有人先登了门。

门房急急跑进来,脸上都汗,前脚拌着后脚,差点一头栽进去。

在门口伺候的下人小石,赶紧扶住他:“怎么回事,不知道老爷和侯爷正在用饭吗?这么急做什么?”

门房顾不上自己脚下,连自己的汗水也顾不上抹,着急地道:“晋……晋王来了,奴才不敢拦,已经……已经进大门了。”

小石愣了一下。

这么多年了,侯府先是避世,后来虽回到了京城,可与那些达官贵人也基本是绝缘的。

除了老爷不愿招惹他们,那些人也不愿意登他们的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