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经典(修)(2/3)

他才发现,如果英版的《纸牌屋》能用短小精悍来形容,那美版的《纸牌屋》,则能被称之为水漫金山。

总的情节,两版都差不多,而真正的区别其实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限制。

没错,不管什么文化作品,在它与公众见面的那一刻,都会带上枷锁——

英版的《纸牌屋》,女性角色很少,而美版的《纸牌屋》,党鞭大人都快被女人给整死了。

这种不同性别的角色所营造出来的戏份差异,和女权主义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除此之外,英版的主角厄克特先生,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个老好人,又或者说是笑面虎,而美版的主角安德伍德,那可是把混蛋二字,刻在了脸上。

这其实就是文化差异。

虽然美英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英国毕竟是老牌帝国,他们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脸面,又或者说,披着绅士的皮,干着龌龊的事,才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但老美嘛——

有句话不是说得好么,美国在强大,那在欧洲眼里,就是乡下,美国人在有钱,那在欧洲人的眼里,就是穷的只剩下钱的土老帽。

这种歧视,在文化作品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点差异嘛,那就是舆论。

英版里的记者,比美版里的幼稚。

没办法,谁让英国的媒体就被那两三个资本家控制呢?

和美国那种五代十国的群雄割据相比,英国的记者也就只能幼稚了,不是他们没有业绩压力,而是很多东西,记者自己也没法爆料,但美国不一样,斗争,让舆论变得更民主。

又或者说,不是人人都有自由言论的权利,而是你的观点,能够成为我攻击对手的手段。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美版里的记者问问题时更显辛辣,而英版记者明显带有无形束缚。

但即便如此,若是让罗兰给这两部剧打分,他会同时给出九分。

因为站在不同受众面的观众角度来看,这两部剧,都是精良的。

“你爸是不是想从政啊?怎么喜欢看这种东西?”

看完剧后,满怀意外的罗兰揪了揪凯特的头发。

窝在沙发上,干坐着一次性补完十个小时的剧,只要是个人,那都会受不了。

所以,在补剧的过程中,罗兰的双手,也没老实,先是把凯特抓进怀里,然后——

便是长达数个小时的漫长拉锯战。

“他想从政?开什么玩笑?”虽然换了不少姿势,但看了十个小时的电视剧后,就算凯特拥有汉娜那铁打一般的精神,她也依旧感觉到了困顿。

没有理会罗兰那玩弄自己头发的幼稚鬼行为,而是困顿的小伸懒腰,打着哈欠,用带有倦意的语气说道:“他只是喜欢这种剧罢了……”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政客才是世界上最肮脏的演员,和他们相比,娱乐圈干净的和一张白纸一样,这里的龌龊远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但他们依旧喜欢用绅士行为来标榜自己的立场,向对他们充满希望的民众,散布一个又一个只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消息……”

嚯!

原来我那个老丈人是带着批判的眼观来看待这些剧集的啊!

罗兰本还以为喜欢看《是,大臣》、《是,首相》、《纸牌屋》这些剧集的老丈人就是个喜欢厚黑学的键政专家,但没想到,人家看这些剧,就只是为了更好地批判议会?

这……

有点意思啊。

“我知道该送你爸什么东西了。”

“嗯哼?”困顿起身,想要回房睡觉的凯特疑惑的看着罗兰,裹在身上的毯子半拉的挂在腰间,即便已经看了一年半,但罗兰依旧很感兴趣。

“你可别告诉我,你想买一套《纸牌屋》、《戏王记》、《最终章》,然后在让迈克尔-道布斯签个名?”

“我和你说,我爸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他看这些带有现实意义的电视剧,就只是为了能在聚会上,和朋友们高谈阔论。”

“你要是不想和他谈这些东西,那见到他后,就别说时事新闻。”

如果让凯特的父母听到这一些话语,那绝对会脸黑。

这特码的是胳膊肘往外拐?

当年,凯特想要学表演时,知晓圈中黑暗的他们便没同意女儿的想法,还是凯特她奶奶拗不过孙女,偷偷帮孙女报了名,而之后嘛,得知此事的家人也就认命了。

虽然凯特一路走来,没有遇到什么大火的项目,但资源也帮忙拉了,关系也帮忙找了,不然的话,就算天赋异禀,十九岁的时候也不可能拿到英国最高的学院奖最佳女配。

现在,家里人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现在却觉得自己男人不喜欢家人喜欢的话题,所以就开了个后门,告诉他该怎么避免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又不是让你往家里捞好处,连聊天话题方面都这么的维护,这真的是……

当然了,凯特不会把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