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太子小朝堂(2/2)

想听听蓝承羡带来了什么的消息。

“禀殿下,是这样的……”江瑞声将宫外传进来的消息说了一遍,太子殿下听后,紧琐着眉头,没有出声,太子殿下最后想来,就让他想出去了,让人叫来了自己的一众班子。

为首的是东宫太监总管周奎,后边一个是詹事府的左参赞,再来就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后边的则是詹事府的右参赞、太子长史、詹事府少詹事等等。

基本上太子此时的草台班子的人都来了,几人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众人拜见了太子殿下后,按官位大小以及跟太子亲疏程度,分成两排站在了殿内,有点像是朝廷上朝时的情景,可却没有文武百官之多,却也算的上是太子此时能够用的上的所有官吏了。

就算是小于东宫的地方,却也有排斥和推搪的时候,上来詹事府的掌控者左参赞,就抛出了作为太子侍读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自己不以身作则,却偏偏每日迟到旷学,实在不是作为辅佐太子学习的良人,建议太子殿下将其逐出东宫,也让东宫里只想着等着殿下登基的人看清楚,东宫不需要混吃等死的家伙。

詹事府是大安王朝特例设置的机构,就是为了好好的培养出太子,因为,大安朝的太子基本是确定的,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首先就是必须先是皇后所出的长子,如果皇后没有生出皇子,那么就得立皇长子为太子,就目前的几个皇帝来说,大安还没有出现皇后未能生出皇子的先例,所以太子的身份在这几朝都是早早的就确立了下来。

而作为辅佐太子,帮助太子早日熟悉朝政,又帮助太子打理东宫一切事务的詹事府来说,作为长官詹事府左参赞,是朝廷正封的从二品大臣,而且每日朝仪不需上朝的那种,只在特殊的时候,太子需要在场的时候,他才会出现,所以,东宫里他的权威只比太子低而已,如果将他比喻成太子府上的‘丞相’更为合适吧,虽然有一个右‘丞相’詹事府的右参赞,不过右参赞一般都是左参赞的佐贰官,全都得听长官左参赞话的。

而作为唯一不听詹事府的命令的就是,翰林院的各种学士,一般都是新科的进士,被派到太子身边,一来是加深对太子的教育,二来也是给太子选择自己臣子的抉择,所以,这些翰林院的学士,一般都是不服从詹事府的说词的。

而太子长史则是更加可以忽略的官员了,要说在大安朝前几朝,长史一般才是各个王府内的主要臣子,而在大安朝,宗室王爷没有食邑封地,长史自然就不必再设置了,而在东宫的长史则多是负责记录太子的言行举止,如有不规范的时候,予以指正而已。

太子殿下听了左参赞的话,就知道他们几人又要开始扯皮了,连忙先开口制止了几人的行为,太子内心觉得实在无奈,官员的这种做法都快成了大安朝的各个衙门的常态了,同时太子也在想着,如果自己登基后能不能改一改这种风向呢。

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指责,却一开始议事一定会出现的一幕,太子的即时的制止,让几个官僚做派的太子属臣都不说话了,毕竟在东宫,太子就是君。

太子见此连忙将自己从蓝承羡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然后让几人给参谋参谋,这些看似普通的事件,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猫腻在里面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