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配相提并论吗?(1/2)
入冬后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大宝他们的训练依旧。
不过在半个月前,教他们读书识字已经安排上,谢小宁亲自给他们启蒙。
为此,谢小宁准备了很久。
毕竟这是古代,很多东西跟后世不一样。
不然,就要误人子弟了。
在谢家这些少年孩子的家人,如今是对谢小宁极其信任,也愿意省出那点钱给他们买笔墨纸砚。
知道他们家里生活都不容易,谢小宁给他们每人发了练字用的水写布,练完字之后洗干净晾干即可,缓解他们消耗纸墨的压力。
谢元明和红叶都跟着一块上课,就连谢老太太也跟着旁听。
谢小宁不像当世的夫子那样照本宣科,因为阅历丰富,本身又是个比较活泼的人,她的课讲得十分生动,便是三岁的孩子也听得明白。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这天,作坊和学堂终于将最后的收尾收好。
谢小宁给学堂起名无涯书院,意在鞭策学子,学海无涯。
书院的匾额是魏谨言题字,另外书院门口刻着的那两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是魏谨言所赠。
无涯书院的山长名叫江儒,十六年前,二十岁的他高中状元,却不愿入仕,跟景明帝说他就是来考着玩的。
景明帝大怒,当时的主考官是吕炳章,要不是皇后和苏墨玉力保,江儒早就被吕炳章给趁机杀了。
江儒盛名在外,在才学上不逊色于魏谨言,但江儒生性狂放不羁又高傲,对谁都不假辞色,得罪了不少人,名声远不如魏谨言。
谢小宁提起办学堂,魏谨言第一时间将江儒推荐给谢小宁。
他告诉谢小宁此人虽然狂傲,却不迂腐也有真才实学,他曾数次邀请江儒来白鹿书院,江儒不喜京城而拒绝了,这些年他云游四海,阅历见识较之从前更甚,是山长的不二人选。
谢青森的人找到江儒,看了谢小宁的信件后,江儒二话不说就直接收拾行李过来,接受了谢小宁的邀请。
至于书院的夫子,有六名是白鹿书院出来的学子,有四名是谢青森在外面找来的名师,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别的行业佼佼者也应邀加入无涯书院。
书院落成,永福村和新桥村的村民都高兴坏了,一合计,两村就决定好好庆祝一番。
城里的大户人家听到这消息后,纷纷差人送东西过来,而柳家更是为他们请了个戏班子,唱足三天。
李大人也百忙中抽空,亲自来给学堂揭匾额。
然而,县学的夫子却是极其瞧不起无涯书院,认为无涯书院的教学模式是在挑衅他们。
因为无涯书院除了传统的六艺之外,还教其他行业技能,在那些迂腐的读书人眼中,把读书和其他技艺摆在一起,是对读书的羞辱。
是以这一天,除了永福村和新桥村的村民是发自内心高兴,很多宾客都是抱着来看热闹的心情来的。
揭了匾额放了鞭炮舞了狮,无涯书院正式落成。
“江山长之前不愿去白鹿书院,如今却来了我们新平县这种小地方,是因为银子多吗?”县学最年长的夫子,不怀好意地开口。
江儒看了他一眼:“不为银子为什么?你做夫子就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为大梁培养更多人才吗?”
那夫子顿时跳脚:“读书本是高雅之事,怎么在山长口中,却变得如此庸俗不堪?简直有辱斯文!”
“做人之前,先要饱腹,连肚子都填不饱,谈什么理想抱负?江某是个俗人,自然是庸俗的活着,比不得你们这般风雅。”
一旁的谢小宁乐了。
现下的读书人,都抱着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态,将姿态摆得很高,瞧不起农工商。
“书院就该教书,若是什么东西都能在书院学,那书院成了什么地方?望山长谨记,什么都不能与读书相提并论。”又一夫子道。
谢小宁看着这些清高的夫子,越发觉得自己没有随便找人来无涯书院当夫子是正确选择。
县学有这样的夫子,难怪新平县已经很多年没出过举人了,如此眼界,除了教学子们做花团锦簇的文章之外,还有什么?
“若天底下只剩读书人,请问你们如何吃喝拉撒?”江儒淡然道,“读书,还是要行千里路,凡夫俗子,最离不开的便是你们口中的庸俗事物,世间学问,也藏在庸俗之中。”
“歪理,狡辩!读书岂能用庸俗去形容,看来山长盛名在外其实难副。作为夫子,希望山长不要误人子弟。”
“此话,江某同样赠与诸位。”江儒狂傲地道。
县学的几位夫子,差点被江儒气得吐血。
围观了这么一场唇枪舌战,谢小宁深深觉得,能跟魏谨言嘴炮打平手的,大概也只有这位江儒了。
难怪魏谨言对江儒评价那么高,这是惺惺相惜啊!
江儒懒得搭理县学夫子,气完他们就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盗墓大发现:盘古鬼咒
胜诉才是正义
正义之道
穿越之富甲天下
北宋穿越指南
重生之财源滚滚
我的妖物衍生技才是正统的
破天氏
农娇有福
文艺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