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无媒苟合(1/2)

“太后,您喝盏玫瑰露消消气。”

慈明殿中,太后余怒未消,没想到她今天被赵承宗摆了一道。

赵承宗好像忽然对政事有兴趣了,也不知是谁给他出的主意,趁着兵部李长陵暴毙审理兵部的一本烂账。

没了李长陵这个主心骨,兵部哪里经得住查?

她原想将罪名都推到死人头上,好歹能保住兵部其他的人,没想到连丞相吴曙都为赵承宗说话。

“呵。”

太后冷笑一声,“皇帝难得一次对政事上心,满朝文武都不得不给他这个面子。是哀家错了,就算哀家掌管朝政,皇帝到底还是皇帝。”

从古至今,帝位只有子继父,弟继兄,从无妻继夫的道理。

太后也从来没想过觊觎帝位。

她只想握着朝政,让自己和自己唯一的女儿舒舒坦坦地过完这一辈子,顺道也替先帝守住赵国的江山,不至于落入辽人之手便是。

内监听太后这话,连忙劝慰,“太后,陛下荒唐久了,众臣都盼他正道些。他今日难得正经起来,想来大相公他们也只是想给陛下一个干正事的机会罢了,总比刻木雕好。”

太后听罢沉吟片刻,慢慢端起琉璃小盏,抿着小盏中晶莹剔透的紫红色玫瑰露。

那是用春日盛放的玫瑰花汁子酿的,有驻颜美容之效,喝起来味道甜蜜,太后素日喜欢。

她放下琉璃小盏,忽道:“哀家总觉得有些奇怪。昨夜赵花锦留宿福宁殿,今儿一早皇帝就去上朝了,还管起了兵部这本烂账。兵部的事皇帝什么时候管过?当初赵威行——”

许是觉着忌讳,太后没把后头的话说完。

比起河东一战伤亡惨重,和赵威行的位高权重,现在城防军那点人数,卫城那个上不得台面的官阶……

又算得了什么呢?

赵承宗当初不管,现在忽然管了,这里头一定有缘故。

“赵花锦……”

太后反复念着这个名字。

皇帝一直抗拒立后纳妃,不管她怎么劝怎么威逼利诱,他就是不肯松口。

昨夜为了立她为后忽然肯纳妃了,这样一个能挑唆煽动的妖精,今日之事跟她脱不了干系。

内监听见她提起赵花锦,忽然想到什么,“对了太后,您让奴才们盯着福宁殿和大庆殿,今日锦绣长公主没有出过福宁殿。不过在大庆殿,奴才倒是看见……”

“看见什么?”

“看见锦绣长公主的父亲赵五郎求见陛下,向陛下打听长公主的下落。奴才想着,锦绣长公主一夜未归,王府应该已经乱套了。”

太后忽然笑了,“赵五郎的女儿做出这等不要脸的事来,他还好意思问?既然王府已经乱了,索性让他更乱一点。”

……

“夫君,你打听到了吗?”

直郡王府,罗氏按捺不住焦急,带着周家的出院迎赵五郎。

赵五郎刚下朝回来,对上罗氏殷切的目光,不自觉叹了一口气,“我大胆求见陛下询问锦儿的下落,可陛下什么都没答我,既没说锦儿在宫里,也没说锦儿不在宫里。”

“怎么会这样?”

罗氏急得秀眉蹙起,“明明守宫门的御林军说锦儿进宫了就没出来,不是吗?她昨日一早就出门了,若不在宫里,她这一夜能去哪?”

一个千金小姐,在外流落一夜,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罗氏越想越着急。

赵五郎摘下官帽,也急得满头大汗,“可曾派人在城中找了?有几家要好的人家,像是舅兄家,或是国姓爷家,可派人去问了不曾?”

“已经派人去问了。”

周家的忙答道:“刘管事带着人出去找了,各家要好的也都问了。罗家说没见着姑娘,国姓爷府上大门紧闭,说国姓爷病了不见客。街上因为李大人被悍匪刺杀的事戒严了,也不好大张旗鼓去找。”

赵五郎眉头拧得甚紧。

街上戒严了,赵花锦又不在相熟的人家府上,再看御林军和陛下的反应……

“锦儿定在宫中!”

赵五郎摇了摇头,“她一定在宫里,且出了什么事,否则陛下为何不置可否?”

话音刚落,忽见刘明从院外赶进来,急匆匆的模样。

赵五郎连忙询问,“找着锦儿了?”

“不,不是。”

刘明指着院外道:“没找到姑娘,是宫里的内监来了,说要见老爷。”

宫里的内监?

赵五郎重新戴上官帽,正要去前厅见客,忽见内监一行已经走到五房院外了,世子和赵二郎等亲自相陪。

赵五郎微微错愕。

那内监朝赵五郎拱手一礼,赵五郎忙还了礼,朝厅中让,“内监大人下降,请到里头喝茶。”

“侍郎大人客气了,我奉太后之命来传话,就不喝茶了。”

那内监倒是笑得客气,赵二郎在旁插嘴,“可是关于十二的?我们找了十二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