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54 结果(2/2)

被流放就是满门抄斩。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兵权都是敏感至极的东西,岂容他人觊觎。

除非有心造反,否则兵权这玩意对于任何一个大将来说其实都是烫手山芋。

如果捏着不放的话,更会变成一道催命符。

先祖早有明训,宁氏一脉绝不可贪恋兵权,该放就放。

所以我宁氏一族可以说是最看重兵权,同时也是最不在乎兵权的家族。

这道理其实就好比借钱一样,假如我借钱给你,到期后你不仅如数归还,而且还不用等我开口就主动还钱,那我就会觉得你这个人讲信用,下次再借你钱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你不还了。

而那些死捏着兵权不放的人,就相当于借钱不还的人。如果你是债主,是不是很想教训他们一顿?”

池非赞同道:“岳父说得对,这的确跟借钱是一个道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很难。”

“这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但他们就是舍不得手上的权势,才会一错再错,到最后只剩死路一路。

第二条铁律是不争,所谓不争,一是指不掺合皇子们的争斗,绝不提前站队,只忠于最后坐上那位置的人。

二是不争功不争名,今上有任命就接,无任命也不强求,要尽量做到无欲则刚。

第三条铁律是固军,所谓固军,就是不管主枝还是分枝,都必须有人从军。

并且相互提携,让宁氏一族在军中始终保持威望。虽然也允许有人从政,但军中的威望和权势才是宁氏一族的根本,绝不可弃。

只要自身有本事的话,就算一段时间内无所作为,也终有被重新重用的那一天。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我宁氏一脉自第一任镇国公跟随太祖建立大魏那天起,就一直坚守这三条铁律,这也是镇国公府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你看看这么多年来有多少曾经烈火烹油,风光无限的家族,到如今能留下来的又有多少?

争?有什么好争的,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池非听完这番话,不禁拍手称赞说:“宁氏先祖确实深明远虑,洞察人心,真是一名智者。”

“那是当然,我曾经看过先祖的行军手扎,里面全是他在行军打仗时的各种想法和应对。

其智之高,其思之妙,实在让我等晚辈汗颜。扯远了,再说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小芷还在外面等你,你就过去陪陪她吧,这丫头整天念叨着你。”

其实还有一条铁律宁志远并没有说,这第四条铁律只有宁氏家主才有权知道。

因为这条铁律听起来实在有些大逆不道,是不能对任何人说的,更不能见诸纸上,只能由宁氏前任家主单独告诉新任家主。绝不可为第三者所知,否则会有抄家灭门之祸。

池非正准备离开时,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道:“岳父,关于那些贩卖乌香之人,小婿有个想法,请岳父不妨参详一下。”

“哦,说来听听。”

“与其将这些人直接判刑,还不如利用完后再处刑。

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婿认为可以先迫使他们吸食乌香。

等其上瘾后,再押着他们往大魏全境展览,向所有民众展示其药瘾发作时的惨状。

让所有人亲眼见识一下乌香的危害,以儆效尤。这应该比任何苦口婆心的劝说都要有效。”

宁志远一听,放声大笑道:“好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法子妙。我会跟老姚提议的,他应该会很喜欢你这个想法。”

“小婿只是希望乌香这种害人之物能够真正在大魏绝迹,以免遗害千年。

说起来,这次还算运气好发现得早。

其实乌香这种能致人上瘾的毒物所能产生的暴利远胜于私盐,如果像之前的私盐案那样,牵涉的世家和官员众多,到时就很难根除了。”

其实池非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幸好现在的洋人还不够强大,科技还不够发达,远远未达到满清时洋人军舰船坚炮利、难以匹敌的程度。

否则这次的事极有可能会变成一场新的鸦片战争,胜负难料。

宁志远点头道:“你说得对,幸亏发现得早。这回你确实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岳父过奖了,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小婿就先告退了。”

“好,你去吧。”

等池非走出书房后,宁志远心情极好地慢慢喝起茶来,脸上始终笑容不减。

他现在对这个未来女婿极为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惊喜,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