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01 闲聊(2/3)

方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脸色灰白,表情严肃,身上带着一股读书人的傲气。

池非认得他,他却没有认出池非来。

毕竟以前双方接触不多,而且这两年来,池非长高了不少,跟以前相比差别明显。

池非拱手行礼道“原来是方秀才,好久没见。想不到你竟然成了我老师的孙女婿,世界还真是小啊。”

“你认识我?”方有才疑惑地问道。

“你可能忘了,我曾经在城南葫芦街的四合院里住过,跟你做过一段时间邻居。”

方有才上下打量了他一会,终于想起他是谁,随即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鄙夷的目光,“原来是你,我想起来了。”

方有才对池非的唯一印象,就是他曾经租住过那个四合院后罩房那边房间的租客。

按正统四合院的格局分布,倒座房和后罩房这两个地方是给下人们住的,天生就低人一等。

所以除非手头紧张,否则一般人都不会租这种房间,觉得不吉利。对于清高的读书人来说更是完全不能接受,宁愿睡大街也不会去住。

而池非就是那个贪便宜选择住那里的人,方有才身为秀才,是看不起这样的人的。

池非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此人还是跟以前一样,眼高于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其他人可不知道两人的官司,在听说他们曾经做过邻居后,都觉得十分巧合。

方有才唯一拿得出手的地方就是他的秀才身份,喜欢向人炫耀的刘大婶兴致勃勃地向苏真吹嘘自己的女婿怎么学富五车,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下届乡试肯定能考上举人等等。

池非当然是客气地附上几句好话,毕竟今天陈帐房一大家子就是为了迎接这孙女婿而特意聚在一起的。反正好话又不用钱,多说几句让大家开心也好。

果然池非的话让刘大婶很是高兴,为了投挑报李,在夸完自己女婿后,她又开始夸池非。

在说到池非年纪轻轻就开店做东家,而且卖的又是现在最火的香皂和肥皂时,刘大婶不禁流露出浓浓的艳羡。

她自己就倒卖过香皂,每块只卖到二两银子。而身为随缘皂店东家的池非却是实打实地把每块香皂卖出十两银子的天价。

光想象他每天能赚多少钱,刘大婶真是口水都快流干了。

或许是因为刘大婶对池非的艳羡之情表现得太过明显,原本今天作为主角出现的方有才不禁有些不悦。

再加上他本来就看不起池非,于是故意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劝戒道“两年不见,原来你在经商。

要知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为低贱。

你年纪轻轻,应该好好读书才对。就算读书不行,在家务农也好,何必自甘堕落。”

此言一出,全场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池非本人倒是没什么,因为他早就知道这方有才自命清高,否则当年就不会为了该不该看话本这种小事跟简书棋大吵一顿了。

另外看在陈帐房的面上,他也懒得跟这种脑子进水的腐儒计较。

然而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陈帐房父子孙三人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因为这话骂的不仅是池非一人,还有他们这一家子男人。

照他的话来说,假如商人最低贱的话,那他们这些为商人做了一辈子帐房的人又算什么?!

原本就对方有才有些不满的陈远林顿时对这个女婿充满了厌恶。

他现在非常后悔把女儿嫁给方有才这样的人。

实际上,两年前媒婆上门为方有才做媒的时候,陈远林还特意从省外分店请假回来一趟,看看对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可见识过不少媒婆是怎么把一个断了腿的人说成微跛,把一个瞎子说成眼神不太好的例子,所以他知道媒婆的话不能全信,必须要亲眼见过男方本人才行。

经过细心走访,他很快就查到方有才的底细。

这方有才的确是个秀才,年纪不算大,身体也没有残疾。

可惜父母双亡,双亲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分别离世,只留下一幢房子。

十几岁就考上秀才的方有才为了继续科举,把这唯一的房子给卖了,然后在城南一个四合院里租了一个房间住下。

平日就靠帮人写信和抄书为生,别说是家陡四壁,根本是连家都没有,是个名符其实的穷秀才。

像这样的人,陈远林根本就不会考虑,但他妻子和女儿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妻子觉得这方有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将来要考上举人肯定没问题。就是因为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人家才肯答应这椿婚事的。

如果人家是个有钱的秀才,哪里还会考虑他们家?想都别想。所以这个机会一定抓住,过了就没了。

他女儿也跟他妻子一样,觉得这方有才虽然穷,但毕竟是个秀才,比那些什么都不是的读书人要好得多。

将来他一旦高中,最差也是个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