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燕歌行(1/2)

金秋时节,山林尽染枯黄,庭院内梧桐银杏飘曳了一地。

早晨,从温暖的房内走出,王粲不由裹紧了身上的绸袍,而潘俨昂首挺胸开始练武。练毕吃完早餐,往书院走去。

这是风和日丽的日子,前几个月的暑气终于消散,换来了凉爽的天气。

到了位置上,卢毓照例坐在他们身旁,摊开一卷书籍在读。

卢植来得比平时早,气色比起前几个月要好上一些,看在眼里,潘俨心中高兴。

卢植咳嗽一声,课业开始。

潘俨摊开《礼记》温习昨日讲述的《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今日该讲述《昏义》,众人精神抖擞,讲到这篇便忍不住感兴趣。

卢植似乎没有讲经的意思,直勾勾看着三人,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

潘俨与王粲对视一眼,顿时感觉不太对劲,这是要作何?今日难道有别的安排?

随即卢植朝卢毓招招手,示意卢毓到其身边一趟。

潘俨朝他挤眉弄眼,卢毓扭过头一脸茫然无辜的表情,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而后,三张洁白麻纸便已经摆在了各自桌案之上。

“礼记讲到《冠义》已经逾半,如今已经到了深秋,不日便要入冬,你们的课程快要结束,今年临走之前,为了检验一年的成果,我便要考较一些东西。如此好的天气,你们三个以秋为主题写一篇文,自由发挥,不限体裁。”

这和后世的考试简直类同,看来不管了古今,考试都是逃不过的。

看着旁边两人都在冥思苦想,潘俨苦笑了一声,展开了思索。

写文,文言文不是潘俨所长,若要文抄公,却一时想不到合适的文章,自己动手少不得许多语病错误。看来只有写诗了,好在他从小喜欢读诗,将许多名人名诗都背诵下来。

提起笔时,潘俨心中已经有了腹稿。用楷书写下‘燕歌行’三个大字。这是他很喜欢的一首边塞诗。

默默朝高适大诗人说声歉意,潘俨开始飞快书写。

“初平元年,俨有友出塞而还者,感其征戍之事,遂有此篇。”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写到此,潘俨几乎融入了诗词的意境当中。燕歌行虽然讽刺的是唐朝之事,但字面上写的都是汉朝往事。潘俨感受到汉家儿郎的英勇善战,置生死与度外的豪情。亦感受到一种悲哀。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写罢,潘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如此凄苦悲壮的征战,让人生出悲悯。又想到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汉人被塞外的胡人肆意虐杀,当做两脚羊的一场浩劫。潘俨紧紧捏着拳头,自己既然来到汉末,身为汉家儿郎,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也一定发誓改变百年之后汉民族的悲剧。

王粲看见潘俨脸色涨红,很是激动,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往他桌面一瞧,密密麻麻全是黑黢黢的字,王粲不禁瞪大眼睛,心中骇然。

自己毫无思路,卢毓也一字未动,而潘俨已经停下笔。

不甘示弱的王粲咬着笔,受此刺激之下,堵塞的思路忽然间贯通,立即不看潘俨,埋头运笔如飞,倚马可待。

一个时辰便快要过去,潘俨终于从悲恸中缓过气,毕竟都还没有发生,自己还有拯救的机会。

“你们三人都写得如何?”卢植放下书卷,从三人脸上一一扫过。

“学生都已经作完文。”

“好,都把纸张交上来,让我看一看作得如何,一年下来是否有涨进。”

几人忐忑不安地把麻纸放在卢植的案上。卢植喝了口茶,抖抖纸面,仔细看起来。

“卢毓,写的论,不错,字迹工整,结构严密,由秋而衍生为人之收获,别出心裁,不过执笔尚显幼稚,文章中规中矩。”卢植不经意扫过,给出了评价。

卢毓低下头,脸颊绯红,羞愧地连连点头。

不过在潘俨看来,年仅七八岁就能够将古文写得如此厉害,已经足够惊艳。

“王粲,写的赋,很好,辞藻华丽,描绘尽致,渲染淋漓,一副枫林山水的秋景图跃然纸上。”卢植啧啧赞叹。

王粲朝潘俨卢毓微微笑着,一副不敢当的模样,实际上受老师夸赞,心中如同吃蜜一样甜。这片深秋赋是他搜肠刮肚而来,倾注了不少心血,得到好评也是应该的。

“潘俨,写的诗歌……燕歌行……”看到这儿,卢植不由蹙眉,声音低沉下来,似乎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