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98章 自责的李世民(1/2)

虽然皇帝和群臣的冷战还在继续,但是朝廷机器还是勉强运转着,并没有出现故障。

岭南的冯盎对得起李世民的夸奖,南蛮不过分布到漫山遍野的抵抗了半个月,就被冯盎尽数驱离,把那几个含有铜矿的山脉占据。

既然铜矿已经入手,那么再打下去就没有必要了。于是冯盎一边派人开采铜矿,一边派人巩固边防。

因为极度自信,他甚至没有多攻略一些土地用于敌方入侵的缓冲。

开采出来的铜矿不需要提炼,就被运到河道以及海里的船上,借着风,驶向长安。长安的水力冶炼厂,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提炼出来。

接到铜矿后,冶炼厂和铸币局日夜加班,把铜矿制成了第一批的铜币。

新式的铜币,舍弃了之前的中空结构,就是边缘有点齿轮模样的圆币。和之前最大的不同,是这些铜币不再是一个一文,而是根据大小划分成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

本来冷锋的提案中还有五十文和一百文的币值,但是文武百官考虑到百姓容易丢失钱币的问题,不想铸造这么大面额的铜币。

和铜币一样,国库银行和倭国的银子都被制成了银币,面额和铜币一样,只不过一个铜币顶一百铜币。

不管是铜币还是银币,都印上了复杂的图案,防止有人造假。水力巨锤配合铁生独家的超硬合金,普通人还真的没办法仿造出来。

至于金币

上面只有一个李世民策马扬鞭的图案,币值只有“一”,顶一百枚银币。这是李世民极度自恋之下的安排。

货币的改革昭告天下,从新式钱币流出开始,将会慢慢的收回旧式的钱币,同时,绢布丝绸不再具备货币的性质,贬低成为一般的货物。

放在往常,货币的改革可能要持续一代皇帝才能完成,但是,在银行的帮助下,货币的更换,只需要按照铸币局的速度来就行。

反正商人们从银行提出去的都是新式货币,新式货币会随着商人们的商业活动慢慢扩散开来,并不需要朝廷刻意助力。

对于朝廷的货币改革,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表示,反正就是比之前多了一个顶好几个的铜币,一个样子,就是二十面额的铜币,没法栓绳子保存,让人不禁害怕会丢掉。

对于商人,特别是大商人来说,货币的改革可就有用处了。之前金银只是作为一种货币的象征,并不被官方承认。但是遇到大宗的交易,还是得用金银抵铜钱。

如今金银被官方承认,还赋予了币值,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幸福。之前交易是金银交易,或者拖着一大马车的铜钱,银行开设后,他们不用拖着一车铜钱跋山涉水了。而如今,他们彼此交易,终于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再大宗的交易,也不过几个金币而已,钱袋里揣着就行了。要是怕路遇劫匪,完全可以交易完后存进银行,等到了家附近再取出来,或者干脆存在里面,等有需要的时候再取。

反正就算是活期存款,也有利息拿!

朝廷的货币改革,顺利的进行着,商税律的宣传手册,也排上了文院印书坊的队,土豆玉米,在长安周边的各处土地里,静静的生长着。

万事俱备啊!就差正式施行了!

但是就在这个关口,皇帝偏偏和文武百官在闹别扭,不管是皇帝还是文武百官,都在闷声想办法对付彼此,根本没人关注这些。

文武百官怎么对付皇帝?很简单,消极怠工!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偏偏送给皇帝决断,明明是很清晰明了的事情,偏偏画上一圈弯弯绕让皇帝懵逼。

明显感觉到自己工作量加大了的李世民,也对文武百官做出了还击。

在这之前,文院国子监崇文馆的毕业生不足以满足大唐的官职空缺,空着的职位,还是得举荐填补。

自从五姓的影响力在朝堂中衰败后,这些举荐的名额都被李世民给了新兴贵族,比如房玄龄他们。

但是,在这之后,李世民依旧是吧把这些名额给他们,但是位置却变化的乱七八糟。

本来应该到京北道任职的房家子弟,偏偏被李世民弄到了岭南,本来应该到河北道任职的杜家子弟,偏偏被李世民弄到了山南道。

这样的行为让房玄龄等人无奈至极。把这些家族子弟安排到那些位置,必然是对他们家族有好处的,可是经过李世民这么一折腾,完全乱套了。

特别是岭南,老房在岭南有个屁的基业啊!那个房家子弟,根本就是在家主和皇帝的争锋中变成了受罪者。

原本那潮涌动的朝堂,变成了波涛汹涌,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矛盾,似乎越来越深。

在这样的环境下,冷锋却稳如泰山。

对付皇帝的行为,并不被官员群体约束,所以他还是照常处理兵部的事务。而且他1也没什么族人安排,李世民的火也撒不到他的身上。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老婆和孩子。

眼看秋老虎已经没什么气力了,天气就要转凉,但是九成宫的皇后还没有回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