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风起时 第二十一章 信物(2/2)


“记得那回我家是江南扬州城中的大户人家,我爹对着外人总是很严肃,但对着我总是很慈祥,我娘不像我爹那般老是板着脸不苟言笑,她笑起来可美了,春天时她会把在野外采的花插到我头上,冬天生怕我冷就会抱着我入睡。每到逢年过节便会有许多人到我家上送礼做客,有经商的、有当官的热闹得很。每到花儿开最盛的季节,爹娘总会带着我去长江游玩,身后也跟着一大帮仆从,长江水波涛滚滚犹如天上冲来,数不清的渔船在江上飘过,到了傍晚夕阳西下,长江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莫天象竹筒倒豆子地说道。

白云偷偷望向莫天象,发现他眼睛泛起了晶莹的泪光。

“旅人西行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天象的眼里有说不明道不清的苶然。

“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我成了孤儿,师父把我带上了髻霞,那年我十一岁。”一滴泪滑落到莫天象嘴角。

白云低下了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原来莫天象与他同病相怜,可幸的是莫天象还记得儿时的生活,还记得爹娘的模样。而自己打记事以来就跟着灰衣老僧浪荡天涯,连父母姓甚名谁都茫无所知。

“你这趟下江南能帮我捎一封信吗?”言罢,莫天象从怀中取出一包东西。

仔细一看,这包东西被一条绣荷花的白色手帕细细包裹,而那条白色手帕约莫是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已有些泛黄,还有一块淡淡的污渍。

莫天象轻轻把手帕解开,生怕有丝毫损坏,手帕中包着两尊手指长短的木雕,一男一女,木雕下边还压着一封书信。

足足一个月的功夫,莫天象呕心沥血把全幅心思都放在这两尊手指根大小的木雕上,白云对莫天象的刀工大为震惊,竟然能在指头大的木头上将人的模样雕得如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中一个雕象一眼便能认出来是莫天象,而另外那个雕像流裙飘摇倾城绝世,白云绞尽脑汁也认不出是谁。

待白云观赏完木雕后,道士又仔细地用绣有荷花的手帕将木雕包裹起来。

“带给谁?”白云问道。

莫天象皱起眉头似乎陷入了沉思,认真思量片刻后说道:“扬州城中有一座特别气派的住府,朱色高墙金漆琉璃屋顶,屋檐角上有九爪蛟蟒石雕,门前还有两只特别凶猛的石麒麟。”

“你就交给那里头一位叫赵若璃的女子。”莫天象伸手将用信物交到白云手中。”

莫天象怅然若失地站起身子,深深吸了口气,艰难地爬下揽月亭,领着黑白大猫缓缓离去。

白云望着莫天象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树林中,若有所思。

莫天象趁着月色捧起手中的书,泪水早已花了脸。

从前他家是江南大户,为大梁朝廷尽忠职守,那年冬天却一夜间遭遇灭门之灾,他侥幸逃过一劫,他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被大火烧得只剩余烬的家,江南飘起了大雪,他沿着长街不知走了多久,在雪中哭干了泪水倚靠在墙角等死,偏偏在这个绝望无助的时刻,一锦衣羽缎流裙飘摇的女孩停在了他的跟前,女孩把身上的羽缎披在了这个少年的身上,还吩咐婢女买了一窝馒头给这个快要因饥寒而死的少年,并吩咐婢女每天给这个少年送吃的。就这样少年在墙角得以苟延残喘了十天,那天雪特别大,少年冷得哆嗦在墙角发抖,女孩独身一人偷偷跑出来给少年添被衣,少年终于头一回抬起头,女孩灿烂一笑,掏出怀中的绣花手帕为少年擦拭掉脸上的泥土,还把那条绣着荷花的手帕留给了少年,再后来一位桃木盘发的道袍身影出现在大雪中,当女孩再次来到少年依偎的墙角,才发现他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一雕工精细的木雕安安静静地躺在墙角。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