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死要面子(2/3)

政治因素而做出的军事层面的牺牲,终究是打水漂的白白牺牲。正如日寇没有给蒋校长调停的可能,杨广也没有理睬高句丽人的乞怜求饶:笑话。若是去年没有斛斯政之后乙支文德突袭柳城的战役的话,那么今年高元让人来讲条件还有可能成功。就好像历史上隋军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高元就成功靠称臣认罪、送归叛臣这些条件赢得了隋军的撤兵;然而现在形势已经截然不同了。去年乙支文德的孤注一掷,可是差一配合杨玄感要了杨广的性命,这么大的仇,哪里还能是称臣认罪就能够了账的?

……

五月初九,萨水行营,夜。

也已经六旬年纪的宇文述,拖着疲惫的身躯。但是面色却颇为喜悦地进了杨广的御帐,亲自汇报这一日的战况。

“陛下,今日臣率领左右侯卫主力出战。与乙支文德隔萨水血战整日,收兵时计,斩获首级足有两千,溺毙萨水之中的不可胜数。想来高句丽人伤亡总数。总也有万人上下了,这都连续激战数日了,想来高句丽人很快就会撑不住的。”

宇文述得欣喜,少不得再顺势归功于杨广,补充道:“也亏得陛下圣断,给高句丽人看到一丝求和的期望,才继续展示战力,才好让臣有机会痛快杀敌。否则这些高句丽兵若是留到平壤攻城战的时候再歼灭,可就要费事儿多了。”

“朕哪里就全知全能了。少来这套。朕都是要奔天命之年的人了,比三年前的锐气之态,着实倾颓呐。”老态已显的杨广摆摆手,略作谦逊的样子,这在数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随后顿了一顿,骨子里终究还是忍不住那股大敌即将完蛋的骄傲,转头对一旁服侍的内史侍郎萧瑀道,“这些日子高句丽人派使者来的情况,瑀弟你和宇文爱卿详细,朕有些乏了。宇文爱卿总揽兵要,多知道一些,对带兵有好处。”

杨广衰老的速度,很是惊人,或许是他登基之前为了在母后独孤皇后那里表现自己的专情,所以压抑太久,刚登基时,三十五岁的人看着还像是不满三十的样子。而登基九年至今,因为纵欲过度,却好像以比常人快了一倍的速度在衰老一般,年轻时节制带来的好底子被掏空了不,如今四十五岁光景,看着却已经五十多的样子了,头发黑白间杂,几乎数量一样多,看着很是沧桑。

他只和宇文述聊了几句就借口困了去休息,别人也不好多,只有宇文述知道这是杨广这两年来的怪癖——皇帝看上去没有年轻时那么锐气骄傲了,实则那多出来的一份谦逊都是外在的,骨子里并没有变。只是因为天下盗贼蜂起,治理不佳,让他自信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得不扮得压抑一些,所以吹嘘其功绩的事情都让旁人代劳,不再自吹自擂。

此刻,显然是把这个向宇文述吹嘘其外交胜利的任务,交给了萧瑀。

宇文述等杨广走远,对萧瑀拱拱手:“萧国舅这几日为了牵制高句丽人,真是劳苦了,功劳更在老夫这等只知道厮杀的粗汉之上呐。陛下圣训,还要有劳萧国舅转告了。”

萧瑀也是快奔四十的人了,不过比宇文述好歹年轻二十岁,被一个已经头发花白的前辈这样恭敬,也是有些不适,赶紧谦逊了一番,并没有坦然受之。

“宇文将军过誉了,萧某不过是个上传下达的走卒而已,在谈判上牵制住高句丽人、让他们看到希望的,还是裴矩裴侍郎的功劳。过了鸭绿江的这十几天里头,高句丽人已经往返派了三路使者前来了。裴侍郎为陛下出谋划策,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

十二天前,第一批使者来时,殊无诚意,只伪王高元愿意重新称臣纳贡,来书称表、受书称诏,比照先帝时自称‘辽东粪土臣元’故事,只不过如今高句丽已经认可了辽东之地尽数为我大隋直辖,所以略改数字,自称‘三韩粪土臣元’。陛下当时震怒,直接便要下令斩使,还是裴侍郎劝住了陛下不斩来使,只是深责使者无礼无诚意,与之虚与委蛇了一番——后来宇文将军你在此后数战中得高句丽人勉力拒战,便是因为高句丽使者回去后,让高元觉得还有希望,拼命为了拖延时间,不得不展示战力。

七日前,也就是我军兵临萨水,与高句丽人初次临河血战的前日,高元见局势危急,又派来了第二路使者,是让乙支文德之子乙支不离为正使,恳请正式上表纳土、尽数割辽东土地于朝廷,并且送还去年接纳的叛臣斛斯政等、交出全部与杨玄感勾结的逆臣给陛下消气……”

“这个条件,陛下还是没有答应吧?可是所谓的割让辽东土地,也算不得什么条件,这些土地如今已经是我大隋武力占据了的,算什么割让!”宇文述难得地打断了萧瑀的陈述,显得对高句丽人的气很是揶揄。

萧瑀对于被打断并不以为意,等宇文述感慨完,继续接着:“陛下确实没有答应,后来这些天的萨水激战便是明证。不过,昨晚又有第三批使者来了,来使身份并不高,只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名叫渊盖苏文。不过此人身份却也不低,是高句丽前任莫离支渊太祚的嫡子,此番是直接授命于伪王高元而来的,连现任莫离支乙支文德都不知情。”

宇文述眉头一挑,终于有些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