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平定天津(中)(2/3)

&ns;秦堪苦笑道:“这只是我的直觉,哪能知道得这么清楚?按我的感觉,这股势力对咱们是敌非友,来者不善,也许是针对白莲教造反这件事,也许是为了针对我个人,如果是针对我个人的话,排查起来就困难了,这两年我得罪过王爷,得罪过文官,得罪过太监,杀过鞑子,杀过倭寇,坑大臣,坑刘瑾,血洗过东厂,西厂番子也在我里栽过跟头……”

一个个仇敌掰着指算来如数家珍,越数越丧气,连李二的脸颊都开始抽搐了。

咧着嘴干笑,李二昧着良心干巴巴的恭维:“侯爷的人缘真是,真是……呵呵,卓尔不群啊。”

秦堪乐了,狠狠踹了李二一脚以示赞赏:“‘卓尔不群’这个成语用得好,我就喜欢你这种有文化的好属下。”

“不说不觉得,一说起来侯爷竟得罪过这么多人,这些人里面谁都有可能是天津方隅之地的第三股势力,侯爷,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三千反贼四散而逃,散入民间麻烦可不小,特别是天津离京师不过二百里,这三千人不歼灭,将来必生祸患,李二,把锦衣卫和勇士营的人全派出去追缉反贼,我身边留几百人保护我便是,多则无益。”

“是。”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天津的白莲教大抵肃清了,目前只要将那三千反贼歼灭,便算大功告成,现在咱们动身与六卫指挥使会合,老待在外面太没安全感,还是军营里最安全……”

秦堪起身欲走,却见李二神情讷讷,似有未尽之言。

秦堪停下脚步,奇怪地看着他:“还有事?”

“有……侯爷,京师朝堂来了人,一位监察御史,名叫李腾……”

秦堪一楞:“好好的监察御史来天津做什么?”

“都察院派出来的,据说是右都御史屠滽的意思,侯爷剿天津白莲教一事京师朝堂皆知,后来听说天津三卫不稳,侯爷又请奏调三府六卫大军准备平叛,事情闹大了,朝堂里……咳,朝堂里很多人对侯爷颇有,呃,颇有那个……微词,其中以屠滽为首,整日叫嚣着要求皇上和内阁将侯爷的钦差身份收回,被皇上和内阁驳了,这姓屠的老家伙不甘心,索性以都察院的名义派了御史,挂了个‘巡按’的衔头,实则多半是来掣肘侯爷的……”

“既然陛下和内阁驳了屠滽,他怎么还敢派人来掣肘我?”

“侯爷,内阁也不是铁板一块,您别忘了,内阁里面还有个焦芳,这老家伙可是跟刘瑾穿同一条裤子的,也不怕骚得慌,都察院派人来天津,里面未尝没有焦芳和刘瑾的默许……”

秦堪深深皱起了眉,心中颇有几分悲凉。

都说国人外斗外行,内斗内行,此言果然不虚,朝堂里这些官儿别的本事没有,拖后腿的本事却是专业级的。

李二见秦堪脸色阴沉,不由小心翼翼道:“侯爷,这位名叫李腾的监察御史现在就在六卫大军的帅帐里等您呢,据六卫里的锦衣卫密探禀报,这位李大人说话阴阳怪气,与六卫指挥使闲谈之时多次含沙射影,隐隐有指责侯爷逼反三卫,并且妄动刀兵之罪……”

这就是大明的特色,小小的七品御史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人都敢参劾,什么人都敢骂,连皇帝他们都不看在眼里,更别提秦堪这个小小的山阴侯了。

而这位姓李的御史受都察院的指派来天津,自然来者不善,绝不会如天官赐福般祥和,秦堪虽没见着他的面,已经可以想象这家伙在帅帐里是怎样一副颐指气使,鼻孔朝天的跋扈模样了,简单的说,这家伙就是过来找碴添堵的。

秦堪眼中渐渐升起一团浓郁的杀气。

换了平日,以秦堪的脑子,起码有一千种方法令这位李大人正常死亡,然而现在却不行,现在是非常时期,反贼未除,战事未休,这个时候他委实不想节外生枝,再添麻烦。

“侯爷,李腾在六卫帅帐等您呢,侯爷要不要召他来见?”

秦堪摇摇头:“我们现在动身去六卫帅帐吧,外面终究不安全,现在一切以追缉反贼为要务,六卫三万大军不能没有统一的指挥,我必须去接六卫指挥大权,否则军中令出多门,事则必败。”

“李腾那里……”

秦堪想了想,脸上露出一抹阴笑:“天津三卫指挥使谁的脾气最坏?”

“呃,天津卫指挥使梁胜。”

“梁胜最喜欢哪房妾室?”

“最小的第六房妾室,据说是三个月前从青楼赎回来的名妓,非常的风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