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说声抱歉(2/2)



尤其是嘉隆万以来,商品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较快、生活相对稳定、城镇数量也迅速增加,出于社会中下层的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除了书香门第与考取功名者,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到小说、诗集等各种读物的购买和阅读的队伍当中来。相比于之前的时期,由于读者人数迅速增长,队伍庞大,虽然个体购买一般,但是总购买力惊人,所以晚明成为通俗小说飞速发展的时期。

王宏宇就要搞这个,既能赚钱,又能做宣传工作。

之前也安排孟彪初步调查了这方面的产业情况。

民间有名可考的一百家书坊,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杭州、扬州等江南地区,北方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有不小的市场。

这个时候,京城有十几家书坊,保定却只有一家本地名门开设的,专卖诗集、小说和四书五经的书坊。因大运河与海港新发展起来的天津,甚至一家有名的书坊也没有,全靠书贩和大户少量销售。

保定和天津的印书出版市场空间非常大。

这就是选址在此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此地城里的人口有20万,周边还有接近10个县城。

保定又通过白洋淀、拒马河、大运河支流等的水路,与天津、京城运输沟通非常方便。

城区和周边的河流资源丰富,既能用于运输,往下游运送货物,也能选择合适位置,有充足木材和水源造纸。

选择在保定印刷和开设书坊,除了市场和交通,还有一层考虑是,有巡抚韩浚作为支持者。

印书局的选址和用工的方面,肯定要让韩浚协助开展。

书籍出版也会触及本地原有一家书坊,以及一些书贩的利益。

王宏宇在保定本地没有人,当然需要背靠此地最有权势的巡抚衙门了。

对方想找麻烦,一旦听说是巡抚的友人开设,巡抚衙门的人专门订购此书访的书籍,哪个还敢找麻烦?

喜欢遮天之红尘不朽请大家收藏:(.sodu777.)遮天之红尘不朽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