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7章 钱财滚滚来(1/2)

“度伯!”

度伯正在整理着装,准备参加名珠的任职大会,抬头看去,只、却见云生走了进来。

“你,你,你是云生?”度伯像是见了鬼似的,一时满脸的惊恐,又参杂着一丝惊喜。

云生将门闭上,笑道:“不是我,还是谁呢?”

度伯大步上前,抓住云生的胳膊,细细端详,“你,你没死?”话语中带着强烈的欣喜之意。

云生笑道:“倭寇还没有剿灭,我怎么能死掉了?”

此时,正好有人敲门,“度总管,人员集合完毕了。”

度伯装作痛苦地样子道:“昨晚吃坏了肚子,你带人去吧!”

门外那人道:“那好吧,我们先走了。”

门外之人走后,度伯连忙请云生坐下,为云生沏了一碗茶,而后再次仔细端详,脸如菊花绽放,问道:“总镇,你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云生笑道:“无影都杀不了我,何况还是无声呢?我假装中箭,跳入水中,装作失踪的样子。”

度伯疑惑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假装失踪呢?”

云生长叹一声,道:“想让我死得人太多了,干脆我就装作失踪。如此,以后三关旅和水师队伍的建设便没有了阻力。”

度伯听后,不住地点头,说道:“如此也好,不过待到彻底消灭倭寇之后,你突然出现,怕是会吓傻不少人。”

云生听后,哈哈大笑,度伯也是高兴不已。

云生道:“度伯,此去临江府,收获怎么样?”

度伯听后,一下子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高兴地说道:“总镇,您猜我一共卖了多少银两?”

云生细想片刻,说道:“一百万两?”

度伯摇了摇头,而后右手伸出三个指头,左手伸出的食指,在云生面前晃了晃。。

“三百一十万两?”云生惊讶地说道。

度伯点了点头,说道:“此次前去临江府,可是让老汉我开了眼界。云生总镇,你猜那幅字画是谁的?”

云生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度伯笑道:“那副字画册是被洪莽大陆称为‘第一画圣’公孙道子的画,那副画名叫《九十八神仙卷》,你猜我卖了多少钱?”

云生摇头,说道:“不知道。”

度伯笑道:“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想我一个小老儿,若是突然拿出‘画圣’的东西,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怀疑于我。

于是我和名风起商议,以名门之名,以筹款抗击倭寇为由,在临江府望江楼召集富商,变卖字画。

许多富商听说后,蜂涌而至,竞相参加。最终江南兵家以九十八万两纹银买下此画。”

云生大惊道:“九十八万两?”

度伯笑道:“云生总镇,你可是不知道啊。在字画行道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神仙图,不按尺寸买卖,都是按人数买卖。

一位神仙,便是一万两白银。九十八位神仙,便是九十八万两白银。”

云生惊道:“还有此事?”

度伯笑道:“确实如此,我听说从前有一幅《百童闹春图》,其中一个小孩便是五千两白银,一百个小孩便是五十万两白银。

另外,我还听说有一幅《百虾图》,也是一只小虾五千两白银,一百个小虾便是五十万两白银。

另外,还有更甚者,有人画了一幅《九牛图》,一头牛就是价值十万两白银,能买下一千头活牛。”

云生听后,真是大开眼界,只怪自己没文化,身有宝贝不认识。

度伯又道:“云生总镇,你猜那颗夜明珠我卖了多少钱?”

云生摇头道:“不猜了,不猜了,再猜我的小心脏也受不了了。”

度伯听后,哈哈大笑。

度伯道:“那颗夜名珠,我卖了二十五万两白银。还有那个披金佛像,我卖了五十五万两白银,那个象牙笔筒,我卖了三十万两白银。

据说那个披金佛像乃是毗罗国的产物,那个象牙笔筒的象牙来自非坦桑利亚,都是马宝大公公七下西洋时带来的东西,可值钱了!”

度伯又道:“总镇,你猜那件瓷器我买了多少银两?”

云生思考片刻,说道:“一百万两?”

度伯惊讶地道:“你怎么知道?”

云生笑道:“我纯粹是瞎猜的。”

度伯笑道:“你猜的不错!那件瓷器乃是前朝大越王朝的皇家供瓷。在瓷器的下方刻有‘大越王朝承熙年制’,是大越王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承熙’年间所制,出自高桥府的寒窑。

在洪莽大陆瓷器界有句古话,‘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寒窑一片’。这寒窑是皇家瓷窑,专门为皇室制作瓷器。

寒窑的瓷器制作工艺相当苛刻,有‘百窑出一器’之说,故传世十分稀少。据说到目前为止,寒窑的瓷器存世量不超过50件。

其实寒窑以前也并非叫寒窑,而是叫黄窑,即皇家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