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4章年号武德(1/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先帝出殡当日,金陵帝都满城缟素,百姓罢市巷哭,自发前来送行。

不管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还是懵懂稚气的孩童,不管是妇孺还是书生,每一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悲恸,他们自发的披白麻,烧纸钱,送别这位仁厚圣君。

但偏偏天公不作美,出殡当天,却是雷雨大作,百姓士子皆是冒着瓢泼大雨跪倒在泥泞之中,久久不愿起身。

那一张张面孔之上,滑落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朱雄英见状多次下令劝回百姓,不愿他们因此受累,但却是毫无效果,以致于发展到最后,他这位新帝也索性下了车撵,带着从封地赶回的一众藩王,步行前往东陵。

与规模宏大的孝陵相比,东陵总体布局相似,但规模却是小了许多,或许是先帝也未曾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但朱雄英更愿意相信,他是不愿再劳民伤财。

毕竟,建文帝朱标,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

安葬完毕,朱雄英神色悲戚地看着眼前这座陵墓,久久回不过神来。

自洪武十五年来到了大明,映入眼帘的便是便宜老爹的疲惫面容,抛下政务不眠不休地守在自己身边。

呵,当时自己还取笑他来着,觉得这厮长得实在俊美清秀,跟个小白脸似的。

而后便是霸道无双的太祖爷了,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滔天霸气,与温润如玉的便宜老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之后便是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祖父二人联手算计自己夺去了九州老窖的股份,老爷子设下重重考验磨砺自己,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与朱棣争斗,多次进献神器利器造福大明……

在祖父孙三人的齐心协力之下,这个大明早已脱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逐渐向着殖民争霸的强国进发。

直到老爷子坚持不住,大明帝国从洪武迈入了建文,全面罢兵休战,与民休养生息,自己出镇燕京,四载宽政解寒霜。

而后……便是晴天霹雳,便宜老爹积劳成疾,加之怒火攻心,直接撒手人寰,这个担子便落到了自己头上。

太祖爷与便宜老爹,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自己,从此以后,再无人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再无人会耐着性子替自己擦拭小屁屁……

从此以后,自己可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啊!

意识到了这个残酷现实,朱雄英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身后百官见状亦是心有戚戚,黯然落泪者不计其数。

心情沉重地完成了葬礼,即便回到了金陵城中,却依旧还是愁云惨淡,不见一丝繁华喧闹。

建文四年六月辛卯,登基大典!

朱雄英身穿金黄衮服,头戴青玄赤黄冕冠,坐在寝宫龙椅之上,等待着这个一生最重要的时刻来临。

“皇上,到时候了!”

御前大太监王钺低声一句,惊醒了尚在沉思的新天子。

朱雄英抬头望着仅是露出一丝霞光的旭日,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而后起身行至殿外,登上了天子龙撵。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诸王公卿、藩国使臣早就按次序排列在奉天殿外,准备迎接这方山河的新任主人。

登基大典虽然只是一个仪式,但对于新天子而言却是至关重要,名正才能言顺,才能昭告天下万民!

从此次观礼之规模不难看出,相比于灵前即位时更为威严肃穆。

新天子在百官公卿的注视之下,缓缓坐上了龙椅,百官公卿及藩国使臣当即跪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礼。

满朝文武在这新旧更替之时谁也不敢轻易冒头,整个大殿中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于满朝文武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从即刻至明年开春,注定会有一场权力大洗牌,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于藩国使臣而言,大明帝国换了一个年轻新天子,是否会影响到明廷对己国的态度,这是他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此这般,大殿中一时间寂静无声,显得庄严肃穆无比。

直到御前大太监王钺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大殿中人才将心思集中在眼前这神圣无比的登基仪式上。

紧接着一身深青赤朝服,头戴九龙四风翡翠冠的吕太后在群臣的跪地朝拜中,缓缓走进了大殿,面带微笑地挽着朱雄英的手走出大殿,来到殿外广场高高的丹墀之上,文武百官也随之走出大殿,跪在丹墀下的御路两旁。

威武高大的仪仗卫士站班在仪仗墩上,手执旌、旗、伞、盖、斧、钺、戟,将眼前的继位大典衬托的肃穆无比。

吕太后从尚宝太监和印绶太监手中接过了大明权力的象征—玉玺与兵符,缓缓放到了朱雄英手中。

“皇帝,哀家今天就把这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了!”

原本并不需要这套流程,但爱子心切的吕太后却是增加了这一幕,似乎想要向大明天下证明,朱雄英的天子身份。

接过那玉玺与兵符,朱雄英顿觉得双手似有万斤沉重,神情顿时肃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恶魔深渊 武林沉沦 朱锦生香 从黑影兵团开始圣杯战争 超级炼丹记 重生大唐食神 梦恋之姻缘 隐婚豪门:首席老公别乱来 总有男神爱上兔 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