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80吨燕窝(1/2)

从2010年开始,全球年产燕窝总量1514吨,印泥占了67%,马来占了23%左右,剩下的10%才是其他地方出产。

而华国其实不产燕窝,但每年进口超过1000吨。

主要是因为一般可食用燕窝,都要金丝燕的鸟巢。

而金丝燕是留鸟只在东南亚群岛迁移,一年产卵3次。

陈涵研究出了记忆分子液,主要材料使用燕窝的话,对越楠、简埔寨、太国、菲绿冰和印泥等等国家是最有利的。

因为燕窝几乎成了某些地区主要出口创汇商品,燕窝目前的售价在1000-10000每公斤。

一吨是2000斤,大概价值几百万美刀。

这是一个一两百亿美刀产值的产业。

如果真的没有研究出在其他糖脂中提取燕窝酸的技术,陈涵压根不敢公布论文。

因为原材料相当于被其他国家卡脖子。

记忆分子液的利润,估计都要被其他国家赚走很多。

好在陈涵和京城的实验室,都实验出了通过奶制品提取糖脂,让型微生物吞噬奶制品糖脂繁殖的方法。

尤其是现在喝奶的很多人,都喜欢减肥,要喝什么脱脂牛奶。

其实脱脂牛奶,反而让很多身体需要的营养流失了。

很多营养物质都在糖脂里面,以前脱脂牛奶的副产品都是拿去生产黄油奶酪还有糕点等副产品。

现在陈涵介入,国内许多奶企也会配合提供型微生物需要的“食物”给陈涵。

而其他人如果看了论文,大概会推论出记忆分子液,是用燕窝酸提取,很可能更加追捧燕窝炒高价格。

实际上离开燕窝,也不会影响陈涵生产微生物的产量。

陈涵回家时爷爷和外公正在凉亭里喝茶聊天,给奶奶讲这次在东南亚的经历。

他们去了好几个国家,几乎成了最大的燕窝经销商。

把家里所有的钱,全部花光了。

看见陈涵回来,外公李江海招招手,让陈涵过去。

“外公、爷爷、奶奶、外婆。”陈涵全部招呼了一遍。

四个老人都围坐在石桌边,笑着和陈涵点头。

“来外孙说说这次去京城的事吧。”顾虹期待的说道。

她这几天可是收到很多老朋友的消息,不少人都在恭喜她有个好外孙,还有人和她拉关系,想让顾虹劝陈涵跟着他们学习的。

顾虹这两天感觉倍有面子,天天和陈涵奶奶聊当年她没比上那些院士,现在却被他们追捧的开心事。

陈涵把自己在京城的经历都讲了讲。

陈文海笑道:“合作好,合作好啊,我之前就和你聊过,多找朋友少得罪人,你现在这样做是对的。”

“嗯,现在有个专门的部门协调,确实比我去收购药厂好一些,而且记忆分子液只是我研究的一个科技产品,将来肯定还会研究更多东西出来。”

“那时候京城的那些老院士们也会帮忙。”陈涵微笑着说。

接下来陈涵又展示了很多照片,还拿出自己的学位证书给几个老人看。

顾红是最有感触的,当年她在国外大学读的博士,拿到学位时都快30岁了,而陈涵现在才二十出头就能成为华国顶级学府的博士。

这个起点不知道比她高了多少!

“好,好!”顾虹摩挲着证书,眼眶有些湿润。

陈涵怕外婆陷入回忆变得伤感,转移话题道:“爷爷,外公你们这次的收获给我讲讲呗。”

刚才陈文海已经讲过一次了,但还是兴致勃勃的和陈涵又讲了一遍。

这次他们在东南亚还遇到了一些危险,甚至差点没能离开印泥,好在身边有上面派出的厉害护卫,联系到大使馆出手。

“当时我们大势在基层收购燕窝,打破了原本这块市场的平衡,原来印泥那边有几个大家族掌握着着所有出口渠道。”

“基本所有燕窝,都是他们收购上来,然后统一对外销售,这次我们联络上的是那些山民,他们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几百斤的燕窝……”

随着陈文海的叙述,陈涵才知道这次外公和爷爷经历的凶险。

好在外公的朋友是印泥十大富豪之一的黄家,他们家主要经营造纸产业,几乎是他们一手推动造纸,成为印泥第一大产业的。

黄家还是出身福建的华商,外公也是那会儿和黄家认识的,这些年黄家也把造纸业发展到了华国。

现在的a(亚洲酱纸业有限公司)在华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投资的金东、宁波中华、金华盛、金红叶、海南金海浆都是如今华国知名纸业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