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章 阴兵虎符(2/2)

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而还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此虎符长5.8厘米,错银、篆书,脊文8字:“与齐郡太守为虎符。”魏晋南北朝时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将虎符改为鱼符,宋代以后皆用牌!

“这是?”我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手中的虎符,一时间没有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毕竟,这东西可以关乎着调兵遣将的事情,并且五通现在把它交到了我的手里面,究竟是几个意思呢?

“你不要恐慌!”五通神摇了摇头,“我既然把它给了你,那就自然有给你的道理,韩小天,你大概忘记了,你是什么人的后代了吗?”

我深吸了口气,仔细地品味着五通神的这句话,“什么人的后代,我究竟是什么人的后代?我是陆判官的后代。”

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决大部分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

其中魏征,善赏司。他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

钟馗罚恶司,他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陆判,司查察,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崔钰,阴律司,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此公姓崔名珏,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

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你们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

听他说到这里,我更加疑惑了,“那即便是这样,为什么单单留给我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