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 陶俑跪地(2/2)

可是面前这一团乳白色的气体,我却怎么也不觉得这就是瘴气,我努力地嗅了嗅,这气体却没有任何的味道,可却带着一股不寻常。

“韩小天……”清脆地童声响起,同时也伴随着一声清脆的蛙鸣,嘟嘟和黄金蛙便又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黄金蛙的两个鸣囊也逐渐地变大,嘟嘟也鼓起了自己的小胸脯,他们竟然朝着前方慢慢地飞了过去,引得周遭的树木沙沙作响!

“这里有股死人的味道……”嘟嘟一边朝着前方飞着,一边悠悠地说着,这下子搞得我们三个的心里面也开始变得毛毛的,我的个去啊!

在竹林当中走着,乳白色的烟雾变得越来越淡,我们也逐渐地走到了林子深处,只见地上跪着一群人行的陶俑。

“靠,这里怎么这么多的鬼东西啊?”崔明伏一边骂着,一边闪了一个趔趄。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多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商周时期的陶俑给人以朴拙疏略,处于雕塑艺术的初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简洁生动,秦代已经达到了准确写实的娴熟程度。汉代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陶俑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

隋唐时期陶俑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牵驼、牵马、戏弄、骑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凝堪称中国陶俑的压卷之作。及至五代,陶俑之风大变,镇墓的神怪俑受到重视。宋代以后,葬俗转易,尤其是焚烧纸在丧葬中的盛行,陶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遂告绝迹。

随着收藏者的增多,制假者已将目光转向陶俑,他们主要是利用真俑翻制模具,用古人曾用之原土制成陶俑,埋于地下,使其生有土锈,或用白芨(中药)熬成稀水,刷在假俑上,再撒上原土,如此数十次,与真陶俑难以分辨。鉴别真伪,主要观察土锈,古代陶俑必有土锈,且与原物凝结一体,难以刮掉。作伪陶俑则轻易可去除。

但是面前的这些陶俑,却是都跪在了地上,并且从它们那细微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来,这些人俑都是痛苦的神色,仿佛如同受刑似得跪在了地上,并且从他们的发型上来看,这些人明明就是我们当代人。

“我擦类……”崔明伏往后闪了一下,差点撞在了我的身上。

“我靠,老崔,你他妈站好行不行,你这是想干嘛?”我没好气地吼道。崔明伏却用手指战战巍巍地指向了前方陶俑的身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