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三章 符箓大战(2/2)

的额头之上猛然打出,这力度却也十分的强劲有力,直直地把那妮妮姐姐给打出了一个大大的趔趄,朝着后方后仰而去,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妮妮姐姐便又直直地挺立了过来。

“天雷殷殷,地雷昏昏,六甲六丁,闻我关名,不得留停,迎祥降福,永镇龙神——”我见状便也甩出了一张“六丁六甲”符,或许是连续两次的夹击,这一次竟然把妮妮的姐姐给打的往后给仰了过去。

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古书有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费长房向卖药翁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

第一称之为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第二则称为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第三则称为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第四则为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

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人都可随便进入。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符头一、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

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

而崔府君一脉的符箓,在画符之时除了有朱砂,还加的有黑狗血,黑狗血乃至阳之物,对于这中了邪术之人,自然有巨大的震慑作用。

可是,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的时候,刚刚被我们给击到地上的珍妮弗竟然猛然间直立了起来,并且再次伸直了手指,朝着我们直扑而来。

“杳杳冥冥,天地昏沉,雷电风火,官将吏兵,若闻关名,迅速来临,驱除幽厉,拿捉精灵,安龙镇宅,功在天庭——”此时,崔明丽又甩出一张符箓,同样的,这次也是直直地打在了珍妮弗的额头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