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2/3)

一个地方参加了一次攀岩比赛,刚开始这厮还被别人忽悠的热血沸腾的:

在攀岩的过程中,体验用自己的身体和四肢与地球引力抗争;体验攀登对自己心理的刺激和震撼;体验在高空中登上去突然滑下来时的巨大心理恐惧。因为有攀岩绳的保护,你又能重新寻找支点,一次又一次重复,当你不断克服放弃的念头,不断告戒和鼓励自己冲上去的顽强信念,成功站在峰顶时,你会现,原来自己是如此伟大。

但是没有想到,刚刚攀到一半儿的话,却止步不前了,问及原因——恐高,结果只能放弃追求那健身教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草,我第一次被吓尿了!”

更何况,我和崔明丽是对攀岩一窍不通的人,并且这还没有任何的安全措施呢?想到这里,我们两个也只有望岩兴叹了。“那怎么办?”崔明丽转眼看着我。

我深吸了口气,嘟嘟也从我胸前的古玉当中探出头来,此时,那一大一小四只眼睛都在定定地看着我,我握紧了拳头,使劲地擂了一下脑门儿,“走,我们去找那个鬼修的人,我还真就不信了他还能搞什么花招儿。”

嘟嘟和崔明丽此时在不住地点着头,没有想到对于我这个提议,他们两个竟然无比地赞成,“走,去找他去,妈妈的,我还真的不相信我会怕那个小王八蛋!”嘟嘟愤愤然,我看了他一眼,我之前不让他说脏话,他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其实想想人真的是很奇怪,虽然我和崔明伏再说话的时候脏话连篇,但是我却不喜欢嘟嘟这么说,毕竟他在我的眼中,还是一个孩子。

而后,我们三个便结伴往山下走,此时的沂山,在晚上的时候,有些清冷,但是有月光照亮,这脚下的路还算是清晰可见,嘟嘟这厮或许一整天都没有出来放风了吧,他很是高兴。但是也仅仅只有我们三人行走在这大山当中,心中当然有些暗暗地精心,于是,嘟嘟便提议跟我们讲讲那洛阳铲的事情,我和崔明丽并不反对,毕竟,此时说些其他的话,可以转移下注意力:

河南洛阳邙山上冢垒嵯峨,几无卧牛之地,地下随葬品埋藏极为丰富。郑和七次下西洋后,中国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艺品,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购于黑市”。由于偷挖古墓中名器的需要,洛阳的凹形探铲,明代中叶即流传于民间。

洛阳铲逐渐为后人改进。最早广泛使用的地方自然是盗墓,而今则成为考古学工具。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古城址的掘过程中,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2o世纪5o年代,洛阳成为重点建设城市。工厂选址常遇到古墓,以机器钻探取样,费时费工,于是工程施工人员就利用这种凹形探铲,准确地探测出千余座古墓。之后这种凹形探铲推广到全国,并很快传到东欧和亚非各国,洛阳铲从此驰名中外。

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2o世纪7o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赠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

“洛阳铲”的明者是洛阳当地一些人。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1oo多年间,神奇的“洛阳铲”,使得中国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地区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阳铲”由此恶名远播。

嘟嘟越说越起劲,搞得自己跟个倒斗专家似的,不过在下山的途中,有这小鬼陪着我们是说说话,也总算是可以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了,“嗨,你还是这方面的专家啊,你难道之前跟着我姥姥去倒过斗儿吗?”嘟嘟翻了翻白眼,仿佛我问出的这个问题格外的傻逼,“嘿,小伙子,我告诉你,你还真别不相信,虽然跟着秦凤翎,我没有去倒斗,但是跟着张玉仙我还真的去过呢!”

听他这么说,我不由得侧目而视,这个家伙啊,经历的还真是多呢,但是太姥姥倒斗的事情,还真的没有听姥姥跟我提到过,我深吸了口气,有些感叹虽然我喊嘟嘟是小鬼头,但是在某些方面,我知道的很爱真的没有他多呢。

崔明丽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便催促着嘟嘟继续往下讲着,看到自己有了一位忠实的听众,嘟嘟更加来劲了:

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李鸭子于2o世纪初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问题。

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据考证,打造出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陈印娃,现已故去。

“所以,那洛阳铲的上面最重要的就是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