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71章 范氏素祁(一)(2/2)

语。

我偷笑一声,转而问道:“先生,我前日让你帮忙打听的人可有消息了?”

“哦,暂时还没什么消息,但我已替四儿姑娘在鹿鸣楼包下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那附近聚的最多的便是各国来的剑客和游侠。姑娘说的人如果也在临淄城,就一定会在那里出现。”

“多谢先生费心,四儿此番若能觅得良人,成婚之日,定请先生喝一杯水酒。”

“谢姑娘抬爱。”

我朝张孟谈一摆手,扶着墙晕乎乎地进了屋。

无恤在齐国的五处置业多半都交给了张孟谈打理,因此每天天蒙蒙亮,张孟谈就会雷打不动地驾着他那辆黑漆马车入城巡视各处的生意。无邪自从发现齐地有剑舍这样的好去处后,也日日搭着张孟谈的马车往城里跑,太阳不下山之前,基本见不到人影。

我昨日因为多饮了一些酒,睡了一夜之后反而更加头痛目胀。原本答应四儿要陪她去鹿鸣楼附近找于安,最后也稀里糊涂地睡了过去。等到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太阳已经晒到了脚背,小院里空空荡荡只余了我一个人。大家似乎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只有我突然间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忙了这么久,累了这么久,一下子空下来倒真有些不习惯。

今天做什么好呢?泛舟?游水?种花?不如钓鱼吧!我脑中灵光一现,胡乱扒了几口早食,就拎着鱼竿、鱼篓去了淄水。

阳光下的淄水清澈耀眼,我找了一处岸边的树荫坐了下来,用草丛里抓来的一条蚯蚓给自己做了鱼饵。河水静静地流着,河岸边的水草又细又长,似美人碧绿色的长发,在水中招摇飘荡。我盯着水面发呆,几只细脚黄翅的蜉蝣忽然间被水波漾到了岸边。落叶水草之间,蜉蝣用力地弹动着翅膀,想要挣开河水的牵绊。阳光下,他们不断振动的淡黄色薄翼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我轻轻提竿朝河心甩出了鱼饵,蜉蝣挣开水波,尾巴轻轻一点振翅而飞。

看着眼前扑扇飞舞的美丽虫儿,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流传在晋地的曹国小调。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这曲子来自曹国,赞的是蜉蝣翅美,叹的却是乱世之中人们朝生夕死,一生须臾的悲剧。我轻轻地哼唱了两遍,蓦然想起了曹宋交战,家破人亡的黑子,原本悠闲的心情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重。

呆坐了片刻,河中鱼线猛地一紧,我急忙拉竿,提上来时,鱼钩上早已空空如也。

失了心情,没了兴致,最后,我顶着一轮**辣的艳阳扛着鱼竿回到了住处。

推开房门依旧空无一人,看来今天日落之前,他们三个是不会回来了。

我在房子里来回转了两圈,突然想起临行前明夷交给我的那筒刻了密函的苇杆。

当日因为宓曹之死,我对阴谋斗争心生厌倦,所以把它收了起来。如今百无聊赖之时,这份密函却成了我打发时间的最好物什。

打开厢房的窗户,我盘腿而坐,一边吹着风,一边尝试着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把苇杆上的字拼凑起来。密函上刻的是齐国文字,上面确如明夷所说零零散散地记了一些晋国的地名,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用横、竖来表示的数字。过了一个多时辰,我虽然还没有找到密函正确的编织规律,但直觉告诉我,这很有可能是一份齐人的账目。

齐国最多的便是商人,商人们记得最多的便是账目。可一份账目为什么会祸及天枢坎卦的主事为它送了命?它上面到底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