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寒蝉凄切(2/3)

。段素廉见状忙道:“李将军,有何事情,但说无妨。”

李听到段素廉这样说,这才接着说道:“我等追查高观音泰余孽之时,牵扯出白贵妃。只是白贵妃虽然招供了和高观音泰勾结之事,却辩称自己是被高观音泰胁迫。那白贵妃还交代,杨皇后之死也并非是叛军所为,而是高观音泰这厮杀死的杨皇后。白贵妃一直嚷嚷着要见圣上,我等不敢擅自做主,只是将她囚禁在寝宫内,专候圣上落。”

听到李这番话,段素廉脸现厌恶之色,根本无心接见白凤宝,转头吩咐宫中侍卫去取三尺白绫赐给她。

到此时大理国诸事皆已平定,种世衡冲段素廉说道:“圣上,我等即日要统兵返回大宋,向范大人覆命。”

段素廉听到种世衡所说,心中大喜,原本他还担忧大宋会借此次出兵救援大理国之机,提出啥非分要求,没想到种世衡却只字未提,只是说要统兵返回大宋。

段素廉这时反倒希望大宋军能多留几日,帮助自己整编在蓝月谷收降的叛军,于是说道:“朕还要请种将军,狄将军和李将军再多留一段时日,参与我大理国两件大事。

其一,此次大理国内乱之祸,皆因朕才德微薄,触怒上苍,故而降罪于大理国。朕心存愧疚,因而有意择日退位让贤,禅让帝位于太子段素隆。而朕自己将出家无为寺,剃度修行,听经闻法,赎这一身罪孽。因而恳请种将军,狄将军,李将军一行留下来参加大理国禅让大典。”

其实经历这次大理国风波动荡,段素廉除了心存愧疚外,还痛心于杨皇后死于非命,愈厌倦皇位,正好借此机会出家修行,将帝位传给爱侄段素隆。

只听段素廉接着说道:“其二,太子继承大统之后,后宫岂能空虚。幸而吐蕃宁玛公主温良淑德,堪当母仪天下。朕想在禅让之日,同时为大理国新皇帝完婚,因此朕想请种将军,狄将军,李将军一行也留下来参加成婚大典。”

太子段素隆听完段素廉所说两条,吃了一惊,忙躬身回道:“圣上春秋鼎盛,儿臣年少懵懂,如何当得大理国大任。再说我和宁玛公主婚事,只怕公主她……”

说到这里,太子段素隆扭头看向宁玛拉姆,却见宁玛拉姆正低头沉思,不禁言语一滞。

段素廉摆手截口说道:“太子无需多言,朕心意已决,但求种将军,狄将军和李将军能留下来同贺我大理国盛典。”

种世衡,狄青和李三人听到大理国同时要办禅让大典和成婚大典,于情于理作为大宋使节,三人也要留下来恭贺一番。于是三人互看一眼后,种世衡拱手回道:“大理国喜事连连,我等虽是大宋子民,却也是有乐同享,自然要留下来同乐一番。”

听到种世衡应承下来,段素廉大喜过望,转而看向阳云汉和上官碧霄:“阳壮士,你对我大理国可是有救国之恩,无论如何,你和上官姑娘也要留下来参加这禅让大典和成婚大典啊。”

阳云汉却摇头说道:“多谢圣上美意,我到大理国来的本意是要找寻被劫的商王宝藏,不过看来这宝藏之事与大理国并无任何干系。而那大宋‘三鬼’却想借商王宝藏被劫一事构陷周王和寇相,故而找到商王宝藏刻不容缓,我需要即刻返回大宋,不能再有丝毫耽搁,请恕我无缘参加大理国禅让大典和成婚大典。”

听到阳云汉所言非虚,段素廉脸现失望之色。

一直低头不语的宁玛拉姆却猛地抬起头,看了一眼阳云汉,又很快低下头去。

阳云汉还不曾觉,在场却有两人看到了宁玛拉姆这细微动作,一位是上官碧霄,另外一位却是太子段素隆。

这时大理国皇帝段素廉命人取来奇珍异宝,一定要赐给阳云汉和上官碧霄,却被阳云汉和上官碧霄断然回绝。

阳云汉也不愿多作逗留,立刻辞行。种世衡,狄青和李三人一直将阳云汉和上官碧霄送到郊外,方才挥手告别返回羊苴咩城。

阳云汉和上官碧霄正待催马离去,突然远处奔来一骑,马上那人锦袍靿靴,正是宁玛拉姆打马追了上来,停在二人面前。

看到宁玛拉姆清秀的脸庞上布满汗珠,阳云汉在一霎那间有些恍惚,仿佛突然回到了几年前吐蕃青唐城外。那时宁玛拉姆也是打马追来,向自己表露心迹,却被自己无情拒绝。

“不知道此番宁玛公主所为何来?”阳云汉在心中暗问自己。

宁玛拉姆挥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凝眸看着阳云汉道:“阳大哥,宁玛是来与你和上官姐姐告别的。今日一别,今生恐再也无缘相见。”

话到这里,尽管早已做好打算,可宁玛拉姆眼角依旧有一滴泪珠滑落,只听她接着说道:“宁玛特意学了一大宋才子柳永所做的《雨霖铃》,想唱给阳大哥听。”

说到这里,不待阳云汉回话,宁玛拉姆展开喉咙,轻声吟唱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