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巧国灭(2/2)

溪县还有些乡镇需要诺军去一一纳入到麾下,不过不论是东虎县的西乞术,还是有俞大猷亲自坐镇的乌溪县,都不会坐视这些乡镇成为系统势力不管的。

而且,最重要的,巧国灭亡了,之前巧国占领的平武县也成为了无主之地,被系统接管,也需要诺军前往,不过这个估计要等到明天了。

而在系统公告传来的时候,西乞术也刚刚带领部队进入到乌溪县的地界,听到公告,心头一阵郁闷,看来是没赶上巧城的战斗了。不过,他还有任务,乌溪县的附属领地,自己肯定要负责一部分。

等李诺返回到皇宫的时候,竟然收到侍卫的汇报,说西乞术派人送来了一名巧国的重要俘虏,李诺有些奇怪,巧国公人都不存在了,还会有什么重要俘虏呢?

不过,李诺还是名人将其带了过来,不管是谁,见了就知道了!

没过多久,一个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被带了进来,浑身书卷气息,却又带着一丝豪爽。李诺一时大为好奇,西乞术什么意思,哥可不好这一口!

李诺好奇的问道:“敢问这位公子如何称呼?”

军师不自觉的竟然对李诺有一种厌恶的感觉,这让他自己都感到奇怪,是因为自己效忠的巧国被对方灭国的缘故吗?似乎也不是,猜不透。

不过良好的教养还是让他平静的回答道:“在下李岩。”

李岩?李诺眉头一皱,似乎有些印象,但是一直没有想起来,不过李诺迅速的在网上查了一下李岩的名字,幸好这个李岩是看不到的,只是觉得李诺在发呆回忆。

搜索结果出来之后,第一个就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的重要将领谋士”,他就迅速的想起了这个人是谁了,于是赶紧关了搜索,不确定的问道:“可是原闯王麾下李岩?”

李岩面无表情的说道:“正是在下。”

李诺大喜,这可是个厉害人物,没想到灭亡了巧国,还有这么大的收获。一两个县城现在李诺不在乎,但是像李岩这样的人才,那是多少个县城都换不来的。

………………………………………………

李岩,原名李信,明朝河南开封府杞县青龙岗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李岩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明季北略》上说他“有文武才”,这样一个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大概在当时也是很罕见的。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起义军。对于李岩的投靠,李自成当时就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两人谈得很投机,真是相见恨晚。

李岩入伙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岩很懂得一些舆论宣传的奥妙,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间广布流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还编出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就是在这一年,嗷嗷待哺的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李自成从此走出隐伏商雒山中时的低谷危厄,面前展现出柳暗花明的转机。完全可以说,崇祯十三年后农民起义军的辉煌,李岩是多有建树、立了大功的。

不幸的是,进京之后李自成对李岩的进谏就“毫不介意”了。他那曾是“能纳人善言”、“凡事皆众共谋之”的作风也不见了。就在牛金星、刘宗敏等昏昏然陶醉于胜利的锣鼓声中之时,李岩曾进谏四件事,提出不同意见,其中就有严肃军纪和招抚吴三桂父子这两项重要建议。这原本是一服良药和清醒剂,但李自成的态度如何呢?“自成见疏,不甚喜,即批疏曰“知道了”,并不执行,终至铸成无可挽救的大错。

由于李岩的远见卓识,令其在军中树敌颇多,大顺朝丞相牛金星诬陷李岩要独立称王。崇祯17年李岩惨遭冤杀,牛金星本就是李岩引荐给李自成的,没想到却最终被他陷害而死,可悲可叹!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