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型侯国(3/4)

初级玉器店,畜牧场,木围墙,木门,水兵训练营,桑园,高级养蚕场,中级织坊,磨坊,初级酿酒坊,高级客栈,初级茶馆,药圃,高级药店,中级装备店,高级鉴定所,高级学堂,校场,高级钱庄,初级皇宫,衙门,骑兵训练营,重装士兵训练营,1级石制城墙,城门,护城河,草料场,马厩,车马行。

现在再来看诺国的属性,已经非常华丽了。诺国的声望这段时间增加的不少,主要是新置郡县增加的,一个县城就是200声望,14个就是2800声望。在加成之后,诺国的声望已经达超过九千了。

而诺国的金币,也再创新高。之前在吴广和田臧那里,诺国一共缴获了九千万的金币,还有差不多差不多一半价值的珠宝首饰,当然这批珠宝里面,李诺已经答应了李存孝,拿出田臧那部分赏赐给飞虎军士兵。不过依旧还有价值两千多万的珠宝,但是在这些东西变现之前,他们并不计算在诺国的国库资金里面。

再加上从曾小肆和张钗那里借的1500万金币,小肆那五百万已经不用还了,张钗的这部分只需要从中抵扣就行了,整个战役期间诺国就新增了一个亿的金币还要多一些。

再加上,诺国这28天的收获,差不多也有一个亿的金币了,不过被大宋帝国抽成之后,还剩八千万。但是,挣钱快,花钱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最大头的就是新迁居民的安置费用。这一段时间,算上还是三级乡镇规模的各新增县城,诺国一共新增了91个三级乡镇,一个三级乡镇需要花费26万金币,这就是2366万金币!

算上这段时间刷新的流民,总共为新迁居民80万余提供住房,人均100金币,就是8000万金币!

再加上俸禄、月薪以及其他各项支出,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军费以及除农民外所有人才的奖励补发,杂七杂八的算下来,1亿8千万的金币,竟然不到4千万了!

虽然其他地方已经不需要花什么钱了,但是农民技能人才的补贴还没有发,新增建筑的修建工作,军队的整编扩军工作,等等都需要钱啊!

这次从秦国带来的大量人口,再加上这一个月的时间,诺国流民的自然刷新,让诺国的人口直接达到了一百多万。当很多玩家还只有几万十几万人口的时候,诺国的人口竟然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

诺城的人口上限由之前2万直接提高到了10万,本来在村庄和乡镇阶段,人口的增长一直都是按照2、5、8这样增加的,比如一级乡镇时2000人,二级乡镇5000人,三级乡镇则是8000人。没想到,二级县城的人口上限直接提高到了10万人!

不过,李诺在这里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之前已经说过,流民的刷新数量是人口上限乘以1%,但是这一段时间下来,在李诺的指示下,都是安排满一个乡镇,再修建一个新的乡镇,这样确实会节省一部分工作,毕竟摊子没有铺的那么大。

但是,如果把新增郡县的可修建附属领地先全部修建完成,不用每一个乡镇都安排满,有新的流民出现就近安置就可以了。还节省了乡镇人口满额,流民集合到诺城,然后再进行统一安排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流民刷新的数量。

当然,李诺忽然想起了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为了集合之后,好让李存孝和俞大猷有效的挑选合适的兵源,就是因为有这个原因,之前蹇叔和百里奚才没有阻止自己。

不过就算如此,按照现在的流民刷新速度,诺国每天新增的流民都可以建造一个半三级乡镇了,毕竟诺国的人口上限是121万,按照1%计算,再加上诺国民心和声望的加成,当然现在民心比较低,可能没有加成,但就是这样,诺国每天新增的流民也在一万多人。

这也是为什么,富人挣钱越挣越多,穷人哪怕挣钱的效率再高,但是因为富人的基数太高,贫富差距反而会越拉越大。不过,现在诺国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当然不会自找麻烦。

而国家民心,因为大量新增人口的出现,竟然快要跌破40这个警戒线了。没办法,这次一次性增加的人口太多了,一下子拉低了平均指数,不过相信稳定之后,这些人对诺国的认可将会逐步提高。

幸好,民心还有各项加成的支撑,真算下来,民心还有64点,如果没有加成,一旦发生什么大的意外,民心跌破40,那就会有人口流失的情况出现了。

而四项国力指数里面,增长最快的还是经济指数和军事指数,简直是翻倍在增长。李诺也知道原因,诺国新增加了两个郡和那么多的人口,以及接收过来的1万多重装士兵,这两项指数不爆炸增长才怪了。

而政治指数和文化指数的增长就比较缓慢了,这个李诺也没有办法,只能等他慢慢增长。

对于国家军团来说,如果不是这次接收了吴广和田臧的重装步兵,单纯靠三支特殊兵种的增长,那诺国的军事人数增长应该就是微乎其微了。

不过诺国的军队建设必须提上日程了。因为新增加了两个郡14个县,诺国的军队上限也直线增加,但是需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