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7章【陆鸣的建议,高盛直呼内行(53/93)】(1/2)

在场的几个老外一听不由得好奇了,约翰·布雷恩说:“陆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长周期不确定性风险?”

闻言,陆鸣说道有条不紊的说道:“很简单,你们只需要开发这么一个金融衍生品工具就行了,就是把你们投资给我的钱打包起来做成一个次级证券产品,你自己给一个估值,给多少我不管,这是你们的事情,然后到证券市场交易,潜在的风险就转嫁给资本市场了。”

约翰·布雷恩等人一听都愣了下,直呼好家伙,有当年次级房贷那味了,这法子听起来怎么就这么熟悉呢,但又和当年的次级房贷不大一样。

这个法子,简单的说就是,比如高盛拿出了100亿美元的资金交给天盛资本打理,按照协议锁定期有15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把钱挣了,又能把这种风险给化解掉呢?

答案是有的,把这笔投资进行再证券化。

于是高盛把这笔投资打包起来给一个估值,然后证券化分成股投入资本市场,大家都来炒,本来天盛资本的高准入门槛阻挡了绝大部分人进来,即便是几千万上亿身价的人也没资格进来。

高盛这么一顿骚操作之后,不但几千万身价的人可以买,就连普通人也有机会间接成为天盛的了,比如高盛推出的这个衍生品种,买一股只需要10美元,普通人当然也能买到,钱多的人就多买几股,钱少的人就少买几股,且随时可以交易。

这就跟买股票一样。

如此一来,等于是把普通人的碎片资金、散钱都集中起来了,等于是大家伙众筹了100亿美元,然后通过高盛资本代理人的身份拿着这100亿美元找到天盛资本,把这笔钱交给陆鸣管理,然后他们在另一个箩筐里一起赌这100亿美元未来能涨多少。

对于天盛资本来说,他们怎么爆炒那是他们的事情,天盛资本接了这100亿美元,锁定了15年,到期之后拿完抽成完成清算之后,连本带利给高盛,至于这笔钱最后分到了哪些人、哪些机构手里跟天盛资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时此刻,约翰·布雷恩等人在听到陆鸣的这个建议之后,先是错愕了片刻,反应过来时全都出奇一致的眼冒金光。

“陆先生,不得不说你这个想法既大胆又让人欲罢不能!”回过神来的布雷恩忍不住惊叹的说。

几个老外心中已经直呼鬼才般的点子,他们本来就是玩金融衍生品的好手,陆鸣这么一说,他们分分钟就意识到打包证券化的能够带来暴利。

一旦证券化,就意味着可以提前透支未来,因为打包证券化本身就含有杠杆了。

为什么说能提前透支未来呢?

这很好理解,证券化之后流入资本市场,大家一起来看这100亿美元15年后能赚多少钱,投资者认为能赚200亿美元,市场现在给它的估值只有100亿美元,投资者觉得未来有一倍的涨幅于是花了10万美元赶紧买入它的证券持有。

没想到最后过了两年居然就赚了300亿美元,手里的证券份额价格暴涨,当年10万美元买的证券现在涨到了40万,涨了三倍。

此时投资者不贪,于是把手里的证券抛出去,正好投资者认为未来能涨到500亿美元,愿意接这个盘,于是就用了40万美元买下了投资者手里的证券并持有……

这不就是跟股票交易一模一样嘛,不就是和炒股没区别嘛,所以才叫再证券化。

对于高盛来说,这100亿美元交给陆鸣打理,本身还没带来投资收益呢,但高盛通过将之打包证券化,只要市场把资产价格炒上去,比如炒到5倍、十倍,高盛完全可以提前抛售掉把钱挣了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最后陆鸣能不能为这100亿美元带来5倍、10倍的利润,关心的只有买了证券的投资者,而高盛反正已经把利润抱在手里,把风险转嫁到了资本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了,哪怕炸雷了,最后陆鸣不但没挣钱,反而亏了50亿美元,而市场已经炒到了1000亿美元的市值,为此埋单的就是接盘侠们了。

此时此刻,约翰·布雷恩等人很兴奋,因为他们意识陆鸣给他们出的点子是百利无一害,最差的局面就是市场没人买这个衍生品证券,但这并不妨碍这笔投资的巨大操作空间啊,将来陆鸣赚钱了,改赚的一分都不会少。

但只要是市场有人认可买了这个衍生品证券,并且炒作好几倍的估值,那高盛就能提前卖掉让别人接盘,风险转嫁出去,高盛不但回笼了资金和利润。

要是高盛再狠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把回笼的资金比如150亿美元又以的身份委托给天盛资本管理,然后再进行证券化放到资本市场……疯狂套娃。

这杠杆倍数叠加起来还不得嗨翻天的节奏?

至于里面到底叠加了多少倍的杠杆,只有鬼知道了,因为别的买家的资金是否也叠加了杠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管它呢,反正是别人接的盘,我高盛赚了钱跑了比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