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无事林(1/2)

「是吗?」

景润帝反问道。

方致庸急忙道:「微臣愚见,望圣上指正。」

「太傅可知,为何朕要借你之手,布此之局吗?」景润帝转身,看着方致庸,莫名道。

方致庸摇了摇头:「微臣不知。」

景润帝则解释道:「那是因为现今我楚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外有诸国虎视眈眈,内有不轨之徒蠢蠢欲动。」

「如果朕大张旗鼓,为有心人所知,恐欲会多加阻挠,横生枝节。故朕才会借由太傅你之手,你之因,夺取地皇钟。」

「朕之苦心,还望太傅体谅!」

「微臣明白。」方致庸拱手道:「圣上所为,皆为江山社稷,尽为楚国百姓,微臣都明白。」

「太傅知朕矣。」景润帝伸手扶住方致庸的肩膀道:「朕本欲想借此机会,一箭双雕,既可助太傅你杀了叶青,报杀子之仇,亦可夺得地皇钟,解我大楚燃眉之急。」

「却未曾想被那叶青洞悉了朕之意图,徒之奈何,徒之奈何啊!」

「圣上恩泽,微臣感激涕零。」

方致庸眼眶泛红,身体颤抖,声音哽咽:「圣上放心,微臣就算舍弃性命,亦会为圣上取得地皇钟。」

景润帝问道:「那太傅有何良策?」

方致庸道:「那叶青不是要微臣以人质换取地皇钟吗?微臣便如他所愿。微臣愿意亲自走一趟太平无事林,帮圣上将地皇钟带回来。」

「圣上尽可放心,微臣定会以大局为重,不会节外生枝。」

景润帝面露难色:「面对仇人而无法手刃,岂不太委屈太傅了?」

「国家大义当前,万民安危所在,圣上恩泽垂映,臣之私仇小怨,不值一提。」

方致庸诚恳道:「臣愿为国家,愿为百姓,愿为圣上,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太傅,朕乃国之柱臣也,有太傅在,实乃楚国之福,万民之幸,亦是朕之幸事。」

景润帝的声音慷慨而威严:「太傅放心,待巡天镜恢复之日,就是你大仇得报之时。」

「这是朕的承诺。」

「多谢圣上,微臣……微臣多谢圣上恩典。」方致庸全身颤抖,激动不已。

「这是朕应做的,亦是朕欠太傅的。」

景润帝扶起激动得难以自已的方致庸:「太傅出发之时,可将此镜带上,朕会将一缕神魂寄于其上,如有意外,朕会亲自出手,可确保万无一失。」

方致庸拱手道:「微臣领命。」

「朕相信太傅,不会让朕失望。」

景润帝说罢,转身走回铜镜,随着花纹变化,景润帝亦消失不见。

「圣上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

方致庸弯腰躬身,直至十数息后,方致庸才起身,转身向外走去。

而当他转身离开书房时,泛红的眼眶,恭顺的神情,颤抖的身躯,统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眼底深处,浓郁无垠的冷酷与无情。

太平无事林,是楚国境内的一个禁地。

但这个禁地不同于其他的禁地,充满了危险、恐怖和死亡,没有恐怖,没有杀戮,没有死亡,有的只是太平,有的只是和谐。

是的,太平无事林,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相传,太平无事林是上古时期第一代圣贤羽化之处。

上古时期,诡怪肆虐,诸国混战,民不聊生,有圣贤而出,周游列国,著书立说,经世治国,以愿天下太平,以望百姓安乐,以期万灵无事,终其一生而践之行之。

圣贤死后,其愿不熄,其志不灭,化作诡异,形成

一片树林。

身处这片树林,不能有争吵,不能有打斗,不能有杀戮,甚至就连贪婪、怨恨、愤怒、痴妄等种种负面情绪都不能有,所有生灵都必须相亲相爱,和平相处,故而名曰太平无事林。

如若违背太平无事林的规矩,那么就会惹怒太平无事林,引出圣贤化身,将之灭杀。

圣贤化身厉害非常,只要身处太平无事林中,力量便源源不绝,不可战胜,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力敌。

如此人间圣地,按理说,应是人人向往之所,人人渴求之地,可事实却是,人人敬而远之。

因为,人生天地间,自有七情六欲,自有贪嗔痴妄,短时间内或可克制,但长此以往,无从发泄,必成心魔,必生祸端。.z.

故而,除却天生赤子之心,或无情无欲,亦或至仁至圣之辈,否则无人可长久居于太平无事林。

就连楚国的大祭酒、天下第一读书人的大先生,也曾三过太平无事林而不敢入,言称其曰:至仁至圣之所在,吾等凡俗不敢入也,终是凡夫,终是俗子矣。

因此,久而久之,太平无事林就成了人们敬而远之的存在。

平时除了一些高僧大德、修行特殊功法的武林高手,入内打磨心境、磨炼心灵以外,基本没有人愿进太平无事林。

不过无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